第13章 李祺 (第3/3页)
对朱祁镇登基之事,李祺没有发表意见,很多人都知道朱厚照是独子,太子位稳如泰山,其实不知道,朱祁镇的太子位,稳妥程度只比朱厚照差一丁点。
朱祁钰的身份,有大问题,或者说,他母妃的身份有大问题。
明史记载之中,吴贤妃是正常的宫女,是宣宗做太子时的侍女,但这完全经不住推敲,因为她一直都带着朱祁钰居住在宫外,这就是一件非常离奇的事情,毕竟朱瞻基子嗣单薄,只有两个儿子,不可能如此。
事实上,罪惟录中的记载,更符合现实,吴贤妃是汉王朱高煦的宫人,在汉王叛乱后,被充入宫廷为奴,而后诞下了皇子,但是罪臣之后,这样的身份太过于低微,于是一直不被承认。
直到朱瞻基驾崩前,才承认了身份,将母子二人接回。
无论历史上的真相是什么,但在这个世界上,这就是真相,换句话说,朱祁钰他娘现在还属于汉王一方。
李祺算算时间。
汉王也差不多该造反了。
至于如今局势改变,会不会汉王就不造反,那不可能,就汉王那种性格,造反是迟早的事情,嫉妒如同毒蛇,时时刻刻都在侵蚀着他的内心,让他睡不安稳、食不下咽,如果不造反一次,他就算是死也不安心。
况且,如今天下的局势,比起真实历史,对汉王而言,可好了很多,因为皇帝和李显穆的新政反腐,让天下人心浮动,很多勋贵、官吏都惴惴不安,这对于汉王而言,是一件大好事。
他获得了比历史上更多的隐形助力。
既然想到,李显穆便提点了一句,“你如今大张旗鼓的反腐,要小心底下官吏人心浮动,以及最关键的勋贵,这些人手里握着刀把子,可没那么容易就束手就擒。
你不是你外祖父,有崇高的开国威望能够震慑勋贵,英国公如今也不在京城,一旦真有什么变故……”
如今的大明勋贵正飞速堕落,但那只是说对外作战的能力在下降,但他们手头上还是有兵的,一旦时机特殊,足以在京城发动一场叛乱。
李显穆目光一凝,他这样聪慧,自然知道父亲在说谁,除了那位汉王之外,不会有别人。
“如今在很多人嘴里,儿子已然渐渐搞得天下大乱,汉王定然蠢蠢欲动,但这也正是儿子故意所放任,汉王府中,到处都是儿子的细作,万事都有准备。”
李氏和汉王之间的仇那可真是太大了,一旦汉王得势,第一个倒霉的就是李氏。
李显穆自然不可能不关注。
“你有关注即可。”
“既然你今日进来一趟,为父总要为你出一些主意。”
“你回去后,可以向皇帝提出建议,将许多本身钱过于权的部门,都改为皇家商行、大明商行。”
“商行?”李显穆有些懵。
“比如光禄寺,其中有很多行商的部门,皇室有很多的资产,地产、铺子,朝廷也有很多部门,并没有什么权力,而只是为六部作为配合。”
“工部有铸造兵器的部门,海道漕运衙门有铸造船只的部门。”
“如果现在将铸造兵器的部门独立出来,建立两个商行。
分别称之为大明第一装备司,以及大明第二装备司,这两个装备司,自己负责研发新的装备,譬如改进火器、兵刃、盔甲。
朝廷每年拨款给工部银子,让工部从这两个商行之中购买兵器,为大明军队武装。
能够得到工部订单的装备司,就会有更多的资金去研发,甚至扩大生产,打造出更好的兵器。
而工部内部则减少了资金的往来,且机构进行了精简。
你觉得如何呢?”
李显穆直接呆愣在原地,他被父亲的奇思妙想直接惊住了,这个建议初听很荒谬。
士农工商。
商人的地位最低。
朝廷军国大事怎么能够让商人插手呢?
但皇商,那可就不一样了。
他自然能听的出来,父亲的意思是,这装备司的主事,必然是要给官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