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西凉人不要太嚣张 (第2/3页)
对莫贺咄说:“莫贺咄使者,此事确实是你们不对。我大唐律法严明,任何人都不能仗势欺人。还请使者遵守我大唐的规矩,向这位小贩道歉。”
莫贺咄见李适之官阶比裴九章高,态度稍微收敛了一些,但还是不情愿地说:“好吧,我道歉。”
他走到小贩面前,含糊不清地说了句 “对不起”,然后转身就走。
裴九章和李适之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他们知道,这只是个开始,接下来的日子,恐怕还有更多的麻烦等着他们。
果然,接下来的几天,西凉使团就没消停过。他们在长安城内四处闲逛,不仅不遵守唐朝的礼仪规矩,还经常与人发生冲突。有人说他们在酒楼里酗酒闹事,打伤了店小二;有人说他们在教坊司里调戏歌女,被赶了出来;还有人说他们在大街上纵马狂奔,撞伤了行人。
一时间,长安城内怨声载道,百姓们纷纷指责西凉人蛮横无理。裴九章每天都接到无数投诉,忙得焦头烂额。
他多次找莫贺咄交涉,可对方总是一副满不在乎的样子,要么敷衍了事,要么干脆置之不理。
“裴侍郎,你就别白费力气了。” 莫贺咄曾这样对他说,“我们西凉人生性豪爽,不拘小节,不像你们唐朝人,整天就知道讲那些繁文缛节。再说,我们是来进行友好交流的,不是来受你们管束的。”
裴九章气得浑身发抖,却又无可奈何。他知道,莫贺咄之所以如此嚣张,无非是觉得唐朝不敢把他们怎么样。毕竟,西凉虽然是个小国,但地处边陲,民风彪悍,而且与吐蕃、突厥等国接壤,如果唐朝处理不好与西凉的关系,很可能会引发边境冲突。
就在裴九章一筹莫展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
这天,莫贺咄带着几名随从,去了长安城内最有名的曲江池。正值春暖花开之际,曲江池边游人如织,十分热闹。莫贺咄等人骑马在人群中横冲直撞,吓得游人纷纷躲避。
就在这时,他们迎面撞上了一队人马。为首的是一名年轻男子,身穿锦袍,气度不凡。他看到莫贺咄等人如此放肆,不由得皱起了眉头。
“你们是什么人?竟敢在曲江池边纵马狂奔?” 年轻男子质问道。
莫贺咄打量了年轻男子一眼,见他衣着华丽,身边又有不少护卫,知道来头不小,但他向来天不怕地不怕,于是傲慢地说:“我们是西凉使团的,你又是谁?敢管我们的闲事?”
“放肆!” 年轻男子身后的护卫怒喝道,“这位是当朝三皇子,李亨殿下!”
莫贺咄这才知道对方的身份,心中不由得一惊。他虽然狂妄,但也知道皇子的分量。不过,他很快又恢复了傲慢的神色:“原来是皇子殿下,失敬失敬。不过我们西凉人骑马习惯了,还请殿下多多包涵。”
李亨冷冷地说:“大唐有大唐的规矩,任何人都不能违反。你们在长安城内纵马伤人,已经触犯了律法。来人,把他们给我拿下!”
护卫们闻言,立刻上前就要捉拿莫贺咄等人。莫贺咄的随从见状,纷纷拔出弯刀,与护卫们对峙起来。
“谁敢动我们?” 莫贺咄怒喝道,“我们是西凉的使者,你们要是敢伤了我们,小心两国开战!”
李亨毫不畏惧:“哼,在我大唐的土地上,就算是天王老子,犯了法也一样要受罚。你们要是识相,就乖乖束手就擒;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双方剑拔弩张,一触即发。周围的游人吓得纷纷后退,生怕被波及。
就在这时,裴九章闻讯赶了过来。他看到眼前的情景,不由得大吃一惊。
“殿下,万万不可!” 裴九章连忙上前劝阻,“莫贺咄使者是西凉的贵宾,若是伤了他,恐怕会影响两国的关系。此事还是交给臣来处理吧。”
李亨看了裴九章一眼,不悦地说:“裴侍郎,你就是太纵容他们了。你看看他们在长安城内闹得乌烟瘴气,要是再不治治他们,我大唐的颜面何在?”
裴九章苦笑道:“殿下息怒。此事确实棘手,但还需从长计议。不如先让莫贺咄使者向殿下赔个不是,此事就此作罢?”
莫贺咄见有台阶下,虽然不情愿,但也知道不能真的跟皇子闹翻,于是不情不愿地说:“好吧,这次是我们不对,还请殿下恕罪。”
李亨冷哼一声:“看在裴侍郎的面子上,我就不跟你们计较了。但你们给我记住,以后在长安城内,必须遵守大唐的规矩,否则,休怪我不客气!”
说罢,李亨带着护卫扬长而去。
莫贺咄望着李亨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怨毒。他转身对裴九章说:“裴侍郎,今天这事,我记下了。”
裴九章叹了口气:“莫贺咄使者,我劝你还是收敛一些吧。长安不是西凉,这里不是你们可以肆意妄为的地方。”
莫贺咄没有说话,带着随从悻悻地离开了。
裴九章站在原地,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忧虑。他知道,经过这件事,莫贺咄肯定会怀恨在心,以后恐怕会更加嚣张。而李亨虽然出了口气,但也把自己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接下来的日子,果然如裴九章所料,莫贺咄变得更加肆无忌惮。他不仅在公开场合多次诋毁唐朝,还暗中联络一些对唐朝不满的西域诸国使者,企图联合起来对抗唐朝。
裴九章察觉到了莫贺咄的异动,连忙向皇帝禀报。皇帝听后,也十分担忧,于是召集大臣们商议对策。
“陛下,依臣之见,应该立刻将莫贺咄等人驱逐出境,以儆效尤。” 一名武将说道。
“不可。” 裴九章连忙反对,“西凉虽然弱小,但地处边陲,若是把他们逼急了,很可能会投靠吐蕃或突厥,到时候边境就会不安宁。”
“那依裴侍郎之见,该如何是好?” 皇帝问道。
裴九章沉吟片刻,说道:“陛下,莫贺咄之所以如此嚣张,无非是觉得我大唐不敢动他。我们不妨给他一点颜色看看,让他知道我大唐的厉害。但同时,我们也要适可而止,不能把事情做得太绝,以免影响两国的关系。”
“哦?裴侍郎有什么具体的办法?” 皇帝感兴趣地问道。
裴九章说道:“陛下,再过几日,就是我大唐的上元节了。到时候,长安城内会举行盛大的灯会,各国使者都会参加。我们可以在灯会上设下一些比试,比如射箭、摔跤等,让莫贺咄等人见识一下我大唐的国力和人才。如果他们输了,自然就会收敛一些。”
皇帝听后,点了点头:“这个主意不错。就按裴侍郎说的办。”
很快,上元节就到了。长安城内张灯结彩,热闹非凡。金明馆内,莫贺咄正和几名西域使者饮酒作乐。
“莫贺咄使者,听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