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天狼诀2 > 第七十章唐诗三百首残本

第七十章唐诗三百首残本

    第七十章唐诗三百首残本 (第1/3页)

    李新宇走出勤政殿时,夕阳正将宫墙染成熔金般的颜色,他攥紧了藏在袖中的那半张从残本上轻轻撕下的纸角,上面有 “欲穷千里目” 几个字,墨迹虽淡,却像一颗种子,在他心底扎下了根。他知道,要补齐那三万五千字,绝非易事,但他心中的那份执念,却如燎原之火般,越烧越旺。

    回到家中,李新宇立刻将自己关在书房。他找出所有能找到的关于唐诗的典籍,铺满了整张书桌。昏黄的油灯下,他对照着那半本残卷,仔细记录着缺失的篇目。窗外的月光洒进来,照亮了他布满血丝的双眼,也照亮了桌上密密麻麻的字迹。

    第二天一早,李新宇便揣着积攒多年的银两,踏上了寻访之路。他首先想到的是长安城里最大的书坊 —— 翰墨斋。翰墨斋的掌柜是个须发皆白的老者,听闻李新宇的来意,不禁摇了摇头:“年轻人,这补齐《唐诗三百首》残本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啊。多少年来,多少文人墨客都想做这件事,可最终都无功而返。”

    李新宇却坚定地说:“掌柜的,我知道难,但我还是想试试。哪怕只有一丝希望,我也不会放弃。”

    老者见他态度坚决,便叹了口气:“好吧,我这里倒是有一些零散的唐诗抄本,你不妨看看,或许能有些收获。”

    在翰墨斋里,李新宇整整待了三天三夜。他像一匹饥饿的狼,贪婪地翻阅着每一本抄本,希望能从中找到哪怕一句缺失的诗句。手指被粗糙的纸页磨出了血泡,他也毫不在意,只是用布简单一裹,继续埋头苦寻。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一堆破旧的抄本中,他找到了王维《山居秋暝》的后半阙:“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那一刻,李新宇激动得热泪盈眶,他小心翼翼地将这几行字抄录下来,仿佛得到了稀世珍宝。

    离开翰墨斋,李新宇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洛阳。洛阳曾是大唐的东都,文化底蕴深厚,或许能有更多的发现。他在洛阳的街头巷尾打听着藏书之人,终于得知城南有一位姓柳的老先生,家中藏有不少珍贵的唐诗手稿。

    李新宇立刻前往柳府拜访。柳老先生是个性格孤僻的人,起初并不愿意见他。李新宇就在柳府门前苦苦等候,无论刮风下雨,始终不肯离去。就这样过了七天七夜,柳老先生终于被他的诚意所打动,邀请他进府。

    在柳老先生的书房里,李新宇看到了许多闻所未闻的唐诗手稿。他一边惊叹于唐诗的魅力,一边认真地寻找着自己需要的诗句。柳老先生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他,偶尔会为他讲解一些诗句的背景和含义。

    在柳府的半个月里,李新宇又找到了不少缺失的诗句。他将这些诗句一一抄录下来,整理成册。离开洛阳时,柳老先生送给了他一本自己年轻时手抄的《唐诗选》,并对他说:“年轻人,补齐残本之路漫长而艰辛,你一定要坚持下去啊。”

    李新宇谢过柳老先生,又继续踏上了寻访之路。他去过江南的水乡,在那里听到了渔舟唱晚时吟诵的唐诗;他去过塞北的草原,在那里感受到了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的壮阔;他还去过蜀地的深山,在那里拜访了隐居的诗人,听他们讲述着与唐诗相关的故事。

    一路上,李新宇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困难。有一次,他在翻越一座大山时,不慎失足滑落,摔伤了腿。躺在冰冷的山洞里,他一度想要放弃,但一想到勤政殿里那本残缺的《唐诗三百首》,想到自己许下的誓言,他又重新燃起了斗志。他咬着牙,用树枝当拐杖,一瘸一拐地继续前行。

    还有一次,他在一个小镇上遇到了一个恶霸,恶霸看中了他随身携带的抄本,想要强行夺走。李新宇拼死反抗,虽然被打得遍体鳞伤,但他始终紧紧抱着抄本,不肯松手。最后,在镇上百姓的帮助下,恶霸被赶走了,他的抄本也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