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玄真道人入盛唐(二) (第1/3页)
李长松在曲江池的画舫上见到了当今太子。月光铺在水面,太子手里的酒盏映着满池残荷,忽然问:“道长可知,为何天启年间的莲种,到了启泰年便开不出并蒂莲?”
“因为有人在池底埋了三十具死囚的骸骨。” 李长松望着水下晃动的黑影,那些是他昨夜命人打捞上来的陶罐,“十年前焚船案的死者,不止采莲女的父亲。”
太子忽然将酒盏掷进水里:“那些掌柜是前隋旧部,父皇登基后他们假意归顺,实则在池底私藏兵器。那日焚船,烧的本是兵器库。”
画舫外忽然传来甲胄声。李长松掀帘一看,见数百禁军举着火把围住莲池,领头的正是当年带他见皇帝的那位官员。
“陛下有旨,太子勾结妖道,意图谋反!” 官员声如洪钟,却没注意自己靴底沾着的腐骨粉正在火把下泛出绿光。
三个月后,李长松站在玄云山的瀑布前。明远捧着新抄的《道德经》跑来,说长安传来消息:太子被废为庶人,那位官员因私藏腐骨粉被处斩,佛骨舍利前的香火比从前更盛了。
“师父,您说我们还会再去长安吗?” 明远指着天边的云,那云团正化作长安城的轮廓。
李长松接过经卷,指尖抚过 “道法自然” 四个字。山风卷着瀑布的水汽扑来,他忽然想起曲江池的采莲女 —— 那女子被流放前托人送来一包新采的莲子,说:“待到来年春,莲池该长出新藕了。”
丹炉里的艾草又燃起新的青烟,这一次,烟雾在窗纸上凝成了并蒂莲的形状。
长安城的雪夜,大慈恩寺的钟声带着诡异的回响穿透夜幕。玄真道人李长松刚回到客栈,就被一阵急促的敲门声惊动。开门一看,是大慈恩寺的小沙弥,他脸色惨白,声音颤抖:“道长,不好了,寺里的十八罗汉像,眼睛流血了!”
李长松心中一凛,随小沙弥匆匆赶往大慈恩寺。此时的大慈恩寺已乱作一团,僧人们围着罗汉堂议论纷纷,脸上满是惊恐。玄奘法师站在罗汉堂门口,眉头紧锁,见李长松到来,连忙上前:“玄真道长,此事蹊跷,还望道长相助。”
李长松点头,走进罗汉堂。只见十八尊罗汉像的眼睛处都挂着鲜红的血珠,在昏暗的灯光下显得格外诡异。他走近一尊罗汉像,伸手摸了摸血珠,放在鼻尖闻了闻,眉头皱得更紧了:“这不是血,是胭脂。”
“胭脂?” 玄奘法师一愣,“怎会有胭脂出现在罗汉像的眼睛上?”
李长松环顾四周,目光落在罗汉堂角落的一根柱子上。柱子上有一个淡淡的脚印,像是女子的绣鞋留下的。“昨夜有人潜入罗汉堂,” 李长松沉声道,“而且是个女子。”
就在这时,一个中年僧人匆匆跑来,手里拿着一张纸条:“法师,这是在罗汉像脚下发现的。”
纸条上用朱砂写着一行字:“佛道本一家,何必争高下?若要太平日,需还莲池魂。”
李长松心中一动,这纸条上的内容,似乎与之前的采莲女和佛骨舍利事件都有关联。“看来,背后有人在刻意挑拨佛道关系,” 他对玄奘法师说,“此事恐怕没那么简单。”
为了查清罗汉像泣血之事,李长松在大慈恩寺住了下来。连日来,他仔细勘察罗汉堂的每一个角落,却始终没有找到更多线索。
这天,李长松正在寺内的藏经阁查阅典籍,忽然听到外面传来一阵喧哗。他走出藏经阁,只见一群僧人围着一个身着异域服饰的僧人争吵不休。
“你这西域僧人,竟敢在我大慈恩寺门前妖言惑众!” 一个年轻僧人怒喝道。
西域僧人却不以为意,他身材高大,高鼻深目,脸上带着一丝神秘的笑容:“我只是实话实说,佛骨舍利生霉,罗汉像泣血,都是上天对你们的警示。”
李长松走上前,打量着西域僧人:“这位大师,不知你从何处来?所言警示,又是什么意思?”
西域僧人看了李长松一眼,微微颔首:“贫僧来自天竺,法号鸠摩智。我观长安城上空怨气冲天,恐有大难降临。佛骨舍利和罗汉像之事,便是先兆。”
“一派胡言!” 玄奘法师闻讯赶来,怒视着鸠摩智,“我大唐国泰民安,何来大难?你这妖僧,休要在此蛊惑人心!”
鸠摩智却只是淡淡一笑:“法师不信,不妨拭目以待。三日之内,长安城必有怪事发生。” 说完,他转身便走,很快消失在人群中。
李长松望着鸠摩智离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疑惑。这个西域僧人,言行举止都透着诡异,他说的话,究竟是危言耸听,还是确有其事?
罗汉像眼睛上的胭脂,成了李长松追查的重点。他询问了长安城所有的胭脂铺,终于得知,这种胭脂名叫 “醉红颜”,是城西一家名为 “百花楼” 的胭脂铺独家售卖的。
李长松立刻赶往百花楼。百花楼的老板娘是个风韵犹存的中年女子,名叫花娘。见李长松到来,花娘热情地招呼道:“道长,想买点什么胭脂?我这百花楼的胭脂,可是长安城最好的。”
李长松拿出从罗汉像上取下的胭脂样本:“花娘,我想问一下,这种‘醉红颜’胭脂,最近有谁买过?”
花娘看了看样本,想了想说:“‘醉红颜’是我这里的招牌,买的人可不少。不过,要说最近买得多的,倒是有一个人。”
“是谁?” 李长松追问。
“是安乐公主府里的侍女,” 花娘答道,“前几日,她一下子买了十几盒‘醉红颜’,说是公主要用。”
安乐公主?李长松心中一惊。安乐公主是当今皇帝最宠爱的女儿,向来骄纵跋扈,她买这么多 “醉红颜” 做什么?难道罗汉像泣血之事,与她有关?
李长松谢过花娘,转身离开了百花楼。他觉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