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晋位燕王 (第1/3页)
太祖有诗:大雨落幽燕。幽燕指的就是幽州,盖因曾为战国七雄--燕国所在地,蓟县曾是燕国国都。三国而后,在燕地称王、建国者不计其数,最有成就的,当然是明成祖--朱棣。这位永乐皇帝初封燕王,不服气自家老子朱元璋把皇位传给孙子朱允炆,发起靖难之役,起兵攻打建文皇帝。把侄子赶出南京城后,把国都迁到北京。北京城就是在永乐皇帝手里建成的。
刘泽当然熟知这段历史,对于扩建蓟县,也是抱着这个想法来的。只是规模上,刘泽也不知道如何与朱棣皇帝所建设的京城相比较,只是觉得量力而行,不是越大越好,但是也令黄承彦大吃一惊了。
张燕归顺,刘泽亲自接见张燕及其属下。当场封张燕广昌侯,平南将军,旧部依然由其统领。赵云这段时间与张燕交往颇多,在旁说道:“张燕将军,兄弟有一不情之请,不知当说不当说?”张燕对赵云这个老乡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为人谦让,不骄不躁,武艺更是没说的,自己在人家手底下二十招都没撑过去,那还是人家手下留情。
张燕说道:“子龙兄弟,你我之间,何话不能讲?”赵云眼神平和,看着张燕说道:“我主曾言:兵贵精不贵多。不是兄弟多事,张大哥麾下能战之士虽有三十余万,然战力如何?大哥深知。何不精简士卒,严加操练,十万精锐,转眼可得。”赵云说的直来直去,就是怕张燕误会,以为刚一归顺,就削夺人家兵权,所以是站在兄弟的立场说的。张燕这段时间算是见识了什么才是吉州兵,看看人家的士卒一个个雄赳赳、气昂昂的,军纪之严明,战力之高,只能一个字:服。二个字:真服。
鲁肃生怕张燕误会,在旁说道:“张燕将军,子龙爽快人,并无他意。十万精锐堪比三十万老弱之卒,与其空耗粮饷,不如择精壮操练。”张燕笑道:“子敬先生才是真正误会了。子龙兄弟所言,深有感悟。明公在此,燕愿择选精壮,严加操练。使二十万士卒解甲归田。”刘泽笑道:“非是将军刚到,削其军权也。吉州向来以精兵为主,不养闲兵。养一卒,费十户所需。二十万士卒解甲归田,所产粮草,可供五万精兵。”鲁肃笑道:“所谓百战精兵,来自战阵。以后大军南下,各位将军各凭本事,收揽精锐,明公绝不会短了各位的粮草辎重。”张燕与手下小帅见鲁肃说的有趣,开心的笑了起来。
晋位为王,所需的程序极其繁琐,刘泽也不懂,交给手下去办就是了。蔡邕闻听刘协已死,大哭一场,与乔玄私下言谈,觉得刘泽应该顺势登基为帝,延续汉祚,乔玄圆滑,不像蔡邕古板,安慰蔡邕说道:“伯喈啊,咱们年事已高,儿孙自有儿孙福,莫与子孙做牛马。你啊,讲讲学,闲下来,含饴弄孙,享不完的清福,何必再操心润东的事呢?”蔡邕被乔玄说的哑口无言,怏怏不乐。
邹丹不辱使命,刘家庄几乎全村人都来了,刘泽跑出蓟县三十多里,迎接家人,心中的激动,可想而知。孤身一人穿越而来,刘家庄人的亲情让刘泽真的是终身难忘。亲人来了,当然以美酒相待。
刘虎见到刘泽,高大的汉子哭的呜呜涛涛,十几年的兄弟情,尽情释放出来。刘泽也是两眼泪水长流,抱着刘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