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村医的三国梦 >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域七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域七国

    第一百二十九章 西域七国 (第2/3页)

道:“长史,乌孙骑兵精锐,实在是难以抵挡。”

    疏勒位于西域南方最西边,如今的帕米尔高原上,西南以葱岭与大月氏相隔。疏勒国都就是现在的喀什市附近。疏勒有一小部分与乌孙接壤,看来乌孙也没少找疏勒国的事。

    车师后部王阿罗多也愤慨说道:“刘长史,乌孙欺人太甚,我等六国曾联兵作战,皆不是乌孙对手。其骑兵在沙漠之地纵横自如,快疾如风,往往偷袭,令人防不胜防。”

    相对于他国,鄯善、于寘(就是于阗)受到乌孙侵扰最少,两国也没有国王亲自,只是派来了使节,携带者通译。

    焉耆国王龙咎卑那,国力弱小,更是苦不堪言,眼泪汪汪的对刘晔说道:“乌孙数次攻破左回、尉犁,国都险险不保。”

    刘晔沉默一会,说道:“海头距离赤谷城三千余里,若要远征,需各国同仇敌太,万万不可有二心。西域地形复杂,气候无常,汉军粮草、辎重还望各国大王费心筹办。另外,出征乌孙,当一鼓作气,故望各国派出兵马,协助作战。”

    龟兹王第一个响应,焉耆、疏勒、车师后部王也点头答应,鄯善、于寘的使节迟疑,刘晔厉声说道:“鄯善、于寘若无一兵一卒,待攻破乌孙,我必灭之!二位使节归告乃王,唇亡齿寒,这么浅显的道理,不会不知。”

    鄯善本名楼兰。王昌龄诗云:黄沙百战穿金甲,不斩楼兰誓不还。陈毅元帅有诗:镇江城下初遭遇,脱手斩得小楼兰。当时佛教东传,西域各国最早受到影响,西域国民笃信佛教,印度贵霜王迦腻色伽一世曾于疏勒传布佛教,信徒众多。鄯善受佛教影响,将国名楼兰改为鄯善。鄯善读作shanshan,确实有点禅的味道。国都名叫扞泥城,在今天的若羌附近。鄯善王传闻为夏禹后人,本姓姒,夏朝灭亡,大禹后裔不愿受殷商奴役,随即西迁,辗转来到西域,传播文明,教以耕种,便在当地为王。传到汉末,大禹的后人早已不用祖姓,时任国王名叫苏克提,与姒这个本姓早就八竿子打不着了。

    于寘可能知道的人不多,但是说起和田玉来,恐怕没有人不知道。于寘南边就是巍巍昆仑山,西接葱岭,国姓尉迟。

    鄯善、于寘的使节见刘晔怒,急忙表态说道:“回到国内,极力劝说大王兵相助。”

    刘晔知道,若是没有本地人为向导,在这广袤的土地上很容易迷失道路,所以想尽一切办法,将西域六国绑上战车。

    刘烨与六国约定时日,会于龟兹姑墨城(今阿克苏)。汉军八万,沿着塔里木河,在焉耆王派出的向导指引下,向姑墨进军。海头距离姑墨两千多里,大军顶风冒沙,行进的极为艰难。塔里木河并非全程有水,有的地方河水渗入地下,形成地下河,表面上看不出什么,这个时候,向导的作用就凸显出来。

    经过一个月的艰苦跋涉,终于来到姑墨,全军士卒从上到下,人人好像脱了一层皮,疲惫不堪。刘晔命令大军休整,恢复体力,等待六国士兵到来。

    又等了半个月,六国的士兵才姗姗到来,汉军经过休整,早已恢复了体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