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两位皇子成了香饽饽 (第2/3页)
初一,随老臣去趟昭陵,给太宗皇帝磕个头,告诉他,李家的孩子没忘了他的教诲。”
    李承乾心里一热,对着李绩深深一拜:
    “多谢英国公。”
    消息传回朝堂,韦挺等文官虽不情愿,却也知道李绩的分量。
    当年他一句话,就能让江南士族乖乖交税,教皇子自然不在话下。
    程咬金等武将更是拍着胸脯叫好,李绩的枪法当年连秦琼都赞过,教出来的徒弟绝对差不了。
    可平静日子没过几天,新的麻烦就来了。
    孔颖达给李福讲《论语》时,总说“民为贵,君为轻”,劝他将来要对士族宽容。
    秦怀玉教李禄射箭时,却总念叨“非我族类,其心必异”,让他别信文臣的“招安”那套。
    这天,李福在课堂上引用孔颖达的话,说对待突厥应该“以德服人”。
    李禄立刻反驳,说要用秦怀玉教的“百步穿杨”射穿可汗的盔缨。
    两人吵到李绩面前,李福说孔博士是对的,李禄说秦将军才是对的,谁也不肯服谁。
    李绩没说话,只是带着他们去了长安的西市。
    市集里,突厥商人正和汉人小贩讨价还价,粟特人的香料铺前挤满了买主,甚至有个高句丽的铁匠,正给大唐的士兵打马掌。
    “你们看,”
    李绩指着这热闹的场景,
    “孔博士说的‘德’,不是让你们当软柿子。
    秦将军说的‘武’,也不是让你们见人就打。
    太宗皇帝当年既打服了突厥,又让他们来长安做生意,这才是真正的治国。”
    他拿起个突厥商人的镶金弯刀,又掂了掂汉人铁匠的铁锤:
    “弯刀能砍人,也能割肉;铁锤能铸剑,也能造犁。
    关键看握在谁手里,怎么用。”
    李福若有所思,李禄突然说道:
    “师父是说,既要学好《论语》,也要练好射箭?”
    李绩大笑起来,摸了摸两个孩子的头:
    “聪明!走,回府劈柴去!”
    李绩教皇子的消息传到后宫时,武媚娘正在给长孙无垢捶背。
    她刚从感业寺回宫,晋封昭仪。
    “太后,”
    武媚娘的指甲涂着凤仙花汁,轻轻按在太后的肩窝处,
    “英国公倒是会教,听说昨日带两位殿下去了军营,让皇次子拉弓,皇长子算军粮,文武兼顾呢。”
    长孙无垢闭目养神,佛珠在腕上转得缓慢:
    “李绩是个明白人,知道朕让他当总师父,是想让他压一压朝堂的戾气。”
    “只是......”
    武媚娘话锋一转,
    “孔博士是山东士族的人,秦将军是关陇武将的头,两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