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天意(5k) (第3/3页)
还是让他瞧瞧吧。
万一真有什么说法呢?
毕竟杜鸢在这几天里,意外的发现这柄看似锈断了都不奇怪的老剑条,居然意外的坚硬。
别说砍断了,他连上面的铁锈都磨不掉一点不说,反倒把磨刀石都给磨断了几块。
也就是他随时扶着的剑柄处,被他生生磨掉了不少锈迹。
想到这儿,杜鸢打算回头问问有没有什么地方在卖比较特殊的磨刀石。
恰在此时,身后忽然传来一道温和嗓音:
“这位仁兄,还请留步。”
杜鸢闻声回身,只见唤住自己的是位身着青衫的俊朗先生,对方身后还跟着个背着崭新书箱的小童,眉眼间透着几分显眼灵气。
“不知先生唤住在下,是有何事?”杜鸢停下脚步,脸上噙着浅笑道。
那先生携着小童缓步走近,目光先是认真打量了杜鸢片刻,最终落在了他腰间系着的那柄剑上。
“先生似乎也是位读书人?”
杜鸢闻言轻笑:“确是读书人,只是未曾得遇名师,算不得正经出身,顶多算个野路子罢了。”
那俊朗先生当即摆手,语气带着几分较真:
“哎,此言差矣!你我既是儒家子弟,所修皆是圣贤之道,又何来‘野路子’的说法?”
杜鸢并未将这话当真,只拱手欠身道:
“多谢先生抬爱。只是在下仍未明白,先生方才唤住我,究竟是为何事?”
俊朗先生这才笑道:“在下孟承渊。方才唤住仁兄,并非有什么要紧事,只是骤然见到同道中人,心中分外欣喜罢了。”
说着,他抬手指了指杜鸢腰间那柄老剑条道:
“看仁兄这是想来是已开始修剑了?”
杜鸢点了点头,简言答道:“算是。”
“嗯,如今天下大变在即,多柄好剑傍身自保,原是应当的。”
孟承渊颔首,语气里带着几分中肯。
“只是剑修一道,实在难走,仁兄只是想要学学傍身,自无不可,若是深究,那就难了。”
“我儒家君子,虽说也应习剑,可这对我们而言终究不是堂皇正道。”
杜鸢轻轻碰了一下腰间的梣,继而笑道:
“您说修剑难,这确实,只是您说这与我儒家而言,终究不是堂皇正道,我觉得有失偏颇。”
这让对方好笑道:
“剑修一脉,差点做了第四教,与我儒家一脉,可是完完全全的外道啊!”
当年若非剑修一脉被打断脊梁,毁掉大龙,不然怕真的早就先兵家一步,做了第四教。
最后绝唱的李拾遗虽然惊艳一世,可却终究独木难支,也出现的太不是时候。
杜鸢只是摇头道:
“所谓知行合一,达则兼济。我们读圣贤书,不是给自己读的。是给天下人读的。既然如此,只要都是为了天下苍生四字。练剑,读书,不都一样吗?”
此话一出,对方瞬间僵住,心头澎湃如潮。
他只看了儒家和剑修是两条不同大道,对方却说是他把自家看的小气了。
他想要开口辩驳点什么。
可张嘴许久,却是一个字都吐不出喉头。
杜鸢的话,很简短,可却三言两语之间,几乎从方方面面否定了他过往认知。
且.知行合一?!
心头默念许久之后,孟承渊认真欠身拱手道:
“受教了!”
如此一幕,反倒叫杜鸢有点意外,他只是随口说了几句而已。
对方这是咋了?
“这位先生,您不必如此,我只是随口一说罢了。”
对方却珍重道:
“您说错了,您觉得随口,只是您已经把道理当成了平常,而我却没有。我愧对多年苦读。啊,今日既然得了您的指教。我必须给您一点回礼才是。”
说罢,对方便从怀中小心取出了一块拇指大小的紫色石头道:
“您的剑有些钝了,所以我给您此物作为回礼。想来这一块,足够您把这柄剑磨出来了!”
他也看不出那是什么剑,只是觉得应该还算不错。
所以,他便赠了杜鸢一块洗剑石。
此物乃剑修至宝,别看只有这么一点,可拿出去了,不知多少剑修都要红眼!
杜鸢顿时心头大喜,真是瞌睡来了就有枕头!
“如此,就多谢了!”
孟承渊没有多言,只是再度拱了拱手道:
“我如今也叫崔元成,在乌衣巷住着,您若是想要找我,不妨去哪儿。只要报我的名便可。对了,我是博陵崔氏,不是清河崔氏,您到时候,别找错门了。”
说罢,双方便就此告辞。
等到目送对方远离之后,杜鸢才是拿起那块紫色石头,试着磨剑。
可就是这么一划,这拇指大小的石头便直接在剑身之上化了。
至于锈迹,那是一点没掉!
如此一幕,叫杜鸢都有些错愕,以至于怀疑是不是自己用错了方式。
另一边,已经走远的小童不由得对着自己先生问道:
“先生,您的那块石头那么小,真的能把那柄剑磨出来吗?您跑这么快,不会是怕人家说你小气吧?”
这话几乎叫孟承渊气的鼻子都歪了。
他直接揪住小童耳朵道:
“那可是洗剑石,这么一块,别说磨出一柄剑了。就是拿去给一个剑修的本命仙剑增品都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