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故事16洞穴 (第2/3页)
接到族长的批准后,廉默立即开始筹备试验工程。他首先需要选择一个合适的试验地点,这个地点既要有足够的扩展空间,又要远离重要的生活区域,以免实验失败造成不良后果。
经过详细的地质勘探,廉默选定了位于居住区东侧的一个天然洞穴。这个洞穴目前基本闲置,而且周围的岩层结构相对稳定,非常适合进行植物空间扩展实验。
“我们需要在这里建立一个完整的控制系统。”廉默站在洞穴入口处,向负责施工的工程师们解释方案,“首先要安装传感器网络,然后布置化学信号发射装置,最后种植改良后的横向扩展蕨。”
施工工作比预期的要复杂。地下环境的湿度和温度都会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行,工程师们需要对每一件设备进行特殊的防护处理。而且,传感器和信号发射装置的精确定位也是一个技术难题。
“廉默领队,传感器网络已经安装完成。”负责电子设备的工程师向他汇报,“所有设备都通过测试,可以正常工作。”
“很好,接下来安装化学信号系统。”廉默检查着控制面板上的各项参数,“记住,每个发射装置的位置都必须精确到厘米级别,不能有任何偏差。”
化学信号系统的安装更加复杂。这些装置需要与地下的管道网络连接,以便输送各种化学试剂。而且,每个装置都有独立的控制模块,可以根据中央系统的指令来调节信号的类型和强度。
经过一个星期的紧张施工,试验场地终于准备就绪。廉默站在控制室内,看着面前复杂的监控设备,心中既兴奋又紧张。这将是地穴族历史上第一次尝试用植物来改造地下空间。
“所有系统检查完毕,可以开始种植。”比奇向廉默报告道。
“好,开始种植第一批横向扩展蕨。”廉默深吸一口气,然后启动了控制系统。
在洞穴的指定位置,工程师们小心翼翼地种植着改良后的植物幼苗。这些幼苗看起来和普通的蕨类植物没有太大区别,但它们携带着经过精心设计的基因编码,能够响应特定的化学信号。
种植完成后,廉默启动了化学信号系统。第一阶段的信号相对简单,主要是引导植物根系向预定方向生长。监控屏幕上,各种数据开始实时更新,显示着植物的生长状态。
“生长情况看起来不错。”比奇盯着屏幕说道,“根系正在按照预期方向延伸,而且生长速度也在正常范围内。”
但真正的考验还在后面。随着植物根系的不断延伸,控制系统需要持续调整化学信号来引导它们的生长路径。这是一个非常精细的过程,任何一个参数的错误都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第一周的结果令人鼓舞。植物根系成功地延伸到了目标区域,并开始侵蚀周围的土壤和岩石。在监控画面中,可以清楚地看到新的空间正在逐渐形成。
“根系的侵蚀能力比预期的还要强。”廉默仔细观察着地质扫描仪提供的数据,“它们不仅能够处理松软的土壤,连坚硬的岩石都能慢慢分解。”
比奇也很兴奋:“而且植物在分解岩石的过程中还产生了一些有用的副产品。这些矿物质可以用来改善土壤质量,甚至能够作为建筑材料。”
随着实验的进行,植物根系开始在地下构建复杂的网络结构。这些根系不仅扩展了空间,还形成了天然的支撑框架,确保新空间的结构稳定性。
“我们需要开始第二阶段的工作了。”廉默说道,“现在基本的空间结构已经形成,接下来要引导植物生长出功能性的结构,比如通风管道、照明系统和排水通道。”
第二阶段的工作更加复杂。廉默需要使用不同类型的化学信号来引导植物形成特定的结构。有些信号会促使植物形成中空的管状结构,用作通风管道;有些信号则会让植物分泌特殊的发光物质,提供照明功能。
“这些发光植物的亮度还需要调整。”比奇研究着最新的测试结果,“现在的光线对于日常生活来说还太暗,我们需要提高发光蛋白的浓度。”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廉默又回到实验室,对发光植物进行进一步的改良。他通过增加特定基因的表达量,成功地让植物产生更明亮的光线。
经过三个月的努力,试验区域终于呈现出了令人惊叹的效果。原本狭小的天然洞穴被扩展成了一个宽敞的地下空间,面积足有原来的五倍大。更重要的是,这个新空间拥有完善的功能设施:通风系统保证了空气流通,发光植物提供了充足的照明,而且还有专门的排水和存储区域。
里从族长再次来到试验现场,这次他被眼前的景象深深震撼了。他感叹道,“我从未想过植物能够创造出如此完美的生活空间。”
“这还只是开始。”廉默信心满满地说道,“如果这项技术能够推广应用,我们就能解决族群的空间不足问题,甚至可以建设规模更大的地下城市。”
但里从族长也提出了一个重要问题:“这项技术的成本如何?我们能否承担大规模应用所需的资源?”
“从经济角度来看,这项技术比传统的挖掘方法更加经济。”比奇向族长出示了详细的成本分析报告,“植物扩展空间的成本主要是前期的研发和设备投入,但一旦系统建立起来,运行成本就很低了。而且,植物在生长过程中还能产生一些有价值的副产品,可以部分抵消成本。”
里从族长满意地点点头:“很好,那我们就开始制定大规模应用的计划。但我希望你们能够进一步完善这项技术,特别是在安全性和可靠性方面。”
接下来的几个月里,廉默和他的团队开始着手设计更大规模的空间扩展工程。他们的目标是在地穴族居住区的外围建设一个全新的地下城区,面积相当于现有居住区的两倍。
“这将是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廉默在设计会议上对团队成员说道,“我们不仅要扩展空间,还要建设完整的基础设施,包括交通网络、公共设施和防御系统。”
为了应对这个挑战,廉默决定采用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整个新城区被划分为多个功能区域,每个区域都有特定的用途和设计要求。居住区需要舒适和安静,工业区需要通风和隔音,而公共区域则需要宽敞和美观。
“我们需要培育更多种类的功能性植物。”廉默说道,“不同的区域需要不同特性的植物来构建。比如,居住区需要能够吸收噪音的植物,工业区需要能够处理废气的植物。”
当下的目标是建设新的居住区。这个区域将容纳大约一千名族人,配备完善的生活设施。廉默选择了一个相对安全的区域作为起点,这里的地质条件稳定,而且距离现有居住区不远。
施工准备工作非常复杂。工程师们需要在广阔的地下区域安装数千个传感器和信号发射装置,建立一个庞大的控制网络。而且,为了确保系统的可靠性,所有的关键设备都有备份。
“控制系统的复杂程度超出了我们的预期。”负责系统集成的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