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5 章 分遣弟子,织网万妖(二) (第1/3页)
三位弟子各自领命,转身离开别院。
玄蚼化作一道赤红遁光,朝着东海之滨的方向疾驰而去;
云梦的身影在光影中一闪,便消失在沧屿城的街巷深处;
穷奇则撒开四蹄,化作一道土黄色的流光,朝着城外的荒野奔去。
他们如同龟太郎伸出的三根触角,向着万妖海域的不同方向延伸,在历练中成长的同时,也将为龟太郎带回更多关于这片海域的信息。
而龟太郎自己,也开始了更频繁的行动。
龟太郎频繁地通过沧屿城的传送阵,前往万妖海域的其他大型妖族聚集地。
北方的熊族“黑石城”,东方的鹰族“凌云寨”,甚至是那些远离龙族势力范围、地处偏僻的海岛部落。
每到一处,龟太郎依旧以“妖师”之名行走:
在黑石城,他为因修炼走火入魔的熊族大妖化解灵力紊乱;
在凌云寨,他指点鹰族小妖如何更好地掌控风系法术,提升飞行速度;
在偏远海岛,他为蒙昧的渔妖点化灵智,教他们识别海中的危险与机缘。
讲道结束后,他总会“不经意”地留下暗示。
或是对感激涕零的小妖说“若有心,可立一石像,铭记今日之悟”;
或是对部族首领说“以贫道形象,所塑雕像之力,可助尔等凝聚心神,修行更易”。
这些话语看似随意,却如同一颗颗种子,悄然在听者心中生根。
于是,一座座形态各异的“妖师龟太郎”石像,开始在万妖海域的各个角落矗立起来:
黑石城的石像由黑色岩石雕琢而成,透着一股厚重感;
凌云寨的石像由轻质木材打造,能随风微动,仿佛随时会乘风而起;
海岛部落的石像则用海边的珊瑚与贝壳装饰,带着浓郁的海洋气息。
尽管材质与形态不同,石像的核心特征:
明黄长袍、大背头发型、毛绒披风、沉稳的神态、龟首人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