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章 先安内 (第2/3页)
阻碍”。
毕竟南疆土司们要是稍微礼法不对,宣冲就一巴掌抽过去,让其换个继承人,其余发配到南边去。对于李兆主动附庸,宣冲还是要讲点道理,不能被人说刻薄寡恩。使得内部“不团结”。
当然,宣冲确定在自己利益分润下,李兆不会有“反心”。
东华郡的兵权就这样收回了,八百人最有战力的部队,在李兆这个将主的配合下,全方位学习宣冲“步操手册”中的指令。
李兆带头后,是南部的各个派系相互来投效的高峰期;宣冲在整理名单,同时理清双方利益关系,然后建立章程,保障君主和臣子们有相关利益链条链接。
宣冲忙了好一会,则是把目光放在内宅中。自己身边那位也不是省油的灯。
…家里面正在忙着为武撼峦在庙里重塑金身。…
七月十五号,武杨氏变成了乐浪郡供奉的娘娘。手持莲灯的形象被家家供奉。浱水两岸的百姓们放出祈福莲灯,延绵数十里。
注:瑶三娘自此以后姓杨了,这杨姓是宣冲定的,“瑶”并不是大爻的大姓,而杨是大姓。这是将她扶正。
乐浪郡庙会中百姓们的供奉鼎盛的香火,甚至在整个浱水上形成几千丈高莲灯虚影。
无数灵禽飞来,在巨莲的花蕊上落下。滔天信仰愿力犹如砝码一样骤然压在这方土地上。她已经是占据了浱水水神的神职。原来的浱水水神在八百年前还是修士时候和前凛剑宗的某个掌门是道侣,成分有问题,于是乎被挪移出神庙。
本就被邪月之力反噬的各大宗门们见到这一幕,是沉默;他们虽然意识到自己先前封锁山河是自食其果,但丝毫没有认错的打算。
这几个月,他们派出弟子下山去各个村落做法事,消灾祈福。试图通过做法事让百姓们相信宗门仍然是善良的。
宗门现在搞这一切的小心思是打着“山河灾难会影响到浱地百姓”的旗号,拖着百姓们分摊劫难。
在这段时间,那些封锁浱地的宗门们也嫌贫爱富,不断从浱地召入普通弟子。动辄是数百数千的引入山门,入门后先从杂役做起,五年后的考核结束才确定是否能修仙。
宗门这些手段心思,让高空蓝色月光盛了几分。
可杨三娘现在是贤内助,见不得这帮宗门们搞事情,这时候调动了愿力法术,四处给村里神婆们托梦,把所有的骂名苦难一点都不剩地推到周边宗门头上。
浱地百姓没有买这些宗门弟子的帐,纷纷参加迎神庙会,把各宗派来的弟子们拒之门外。
先前高坐在云端的仙家,以及原本要用白玉刀瓜分浱地的郡守招呼来司天丞,在看到这莲灯汇聚的“人道气运”后,分别在本地感觉到了一股股地龙翻滚,隐隐的感觉到有些不妙。
于是乎,在河洛诸州。一位名满小半个天下的司天丞指出了各个宗门以及浱水周围各家的困境。前些日子,邪月灾劫大盛,魔灾已经到达人间道中,已经张开了抓举一州堕入魔域的大口。乐浪城不愿意以己来祭,那么主持此次大祭的仙宗则会被反噬。
河洛大儒名士们在听闻此言后,纷纷表示:宗门固然有错,但是浱州现在彻底以邻为壑是不对的。
很显然,当邪月吞噬山河的行为不可避免时,大儒们屁股是坐在本地的。只是这些大儒们不清楚,这样的私欲恰恰让邪月觉得更加可口。
如果在当下诛邪时,一定是要有一些地方有所牺牲,那么河洛地区的那些大儒们都觉得“乐浪城的牺牲优先级”要排在他们门口那些灵山上。
所以在七月二十号时,一些儒生们上书大爻朝廷,他们给杨三娘在浱水的祈福行为定性为:淫祀!
所以在八月,宣冲正准备让大爻册封杨三娘为正妻,然后立下武炉为自己的继承人时候,爻朝那边则是来了个不允!
关于继承人这一块,宣冲默认武炉必须是继承人,从身份上来说,他是同时被南疆派系默认的,并且属于长子。
宣冲收到朝廷那边旨意,摇了摇头道:既然大爻不允许,那么也就暂时放一放吧。
…灵帝的放纵,宣冲觉得他没多少年了…
宣冲进入了宅院中和武杨氏进行了会面,在名义上两人是夫妻,但实际上在武炉出生后,关系就止步了。
宣冲曾暗示可以“再生一个”,然而双方在如何生的情况上有了差别。
宣冲的建议是“要不自己再泄露一次朱雀精气”,杨三娘对此坚决反对。杨三娘:“对你来说只是泄露一丝火气,但是对我来说是烧了半条命了。”
所以三娘此时雍容面容如同白玉,双腿悠然摆放着,愿意以另一种方式侍候;但秉持着优生优育精神的宣冲表示:“双方育儿理念不合”。
宣冲前世那个时代的精神:要么就不生,要生就生最好的!以后育儿教育多方便啊。宣冲要让系统给自己背书。
话说,宣冲对杨三娘还是有戒备。
宣冲对于自己也有b数:自己一介凡夫俗子,虽然长得还算过得去,但绝不是外貌潘安;手握重要的兵权,值得那些为了传道的宗门下来扶持,但绝对不值得修仙者愿意自断道基来辅助。本是修仙界仙子的三娘现在以身入局,到底是图个啥?
“这样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