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4章 爻都兵变。 (第2/3页)
地来骗公积金。宣冲发公积金的目的,就是让更上层州府时刻掌握公田的数量。
注:这套集资土地保障基层公务员福利的体系,参考了范仲淹搞出来的地方族田,来保障家中出读书人;而这被宣冲空手套白狼,挪移到公务员体系,变成地方行政养人的财政。
武俱往牢记当年在渤地宣冲的教诲。开始了拆分豪强的工作。宣冲:每个好汉都有被一文钱难倒的缺,不能让地方豪强来补这个缺。
各地世家子弟们再也不能没事干就待在地方上草庐中清谈了,而是忙着打卡上班。开始对领导颁布的工作任务耳提面命!
但让他们倍感欣慰的是,他们的公务员土地,强行找各个大族交换整合成标准化一大片后,是不上税的,每年统一打印工资单,都是均分。
公务员们的公地地块,是最终由当地公务员们整体讨论后定下来,他们是不会让自己吃亏。武小雀的军队刚抓过一些世家,威慑力摆在那儿!
至于与公务员们的公地相邻的那些地方豪强的地!地相邻,就要面对抢水,水渠地界变迁的事情!这都是牵涉到“职工福利”的大事,公务员得在这个事上上心。
武俱往派出去的县令们,纷纷靠着全新的吏治操作系统开始猛烧三把火。
县官:“查,给我狠狠地查,不能本家查本家,让公务员交叉查!”
就这样,宣冲在地方上获取了一支前所未有的高素质吏源队伍,且养吏的财政也脱离传统对小民吃拿卡要。
最终需要抓人的军方满意,派去的治理官僚也满意,甚至公务员们也都满意,毕竟他们了解到编制规章制度后,发现自己领的财货是不能有任何克扣的,而自己也不是随便可以踢走的;这个比在家里看伯伯大爷们的面子领奉米要轻松得多。
只是,苦一苦世家了。
宣冲:世家为啥不哈气呢?为什么只在外面,喊家家皆净,为什么不起事,反抗暴政呢,好奇怪啊。
…刮地之净,史无前例…
视角回到赵诚这里,他在统正历2年之前,还偶尔能从宣冲这里走私粮食,都是化整为零来的,在没有大规模车队运输的情况下,赵诚采买来的粮食,不比他本地粮价便宜多少。
但在统正历2年后,随着宣冲强大吏制体系搭建后,赵诚只能见到有世家弟子跑过来,但是就没法从宣冲地盘上搞一批粮。
而在2年下半年,又出现一批愿意“冒风险卖粮食”的商人,只是这帮商人显然不正常。赵诚看得出是宣冲故意派来的人。
而且这都特么是奸商,送来的粮掺着水和沙子,这大米让赵诚麾下士兵们吃得硌牙。赵诚也和士卒同甘共苦,嚼过这些米,一口就品尝出“武小雀”的坏(宣冲是把陈粮处理了,送去的)
而这帮走私犯都倾向于不要金银财宝,而是直接要人丁。
走私犯们解释政策:浱主鼓励人丁去南疆,官府们这里都是有引入新丁指标,为了指标到户,是可以不查这些带着粮包的小商贩行为。
赵诚这边金银财货不缺,大军攻城破开城池后缴获众多,人丁也有一点,用来交换粮食也不是不行。
但是赵诚感觉到浱地现在这样的贸易倾向,是武小雀刻意干的!包藏自己暂时没发现的祸心。
武小雀是有前科的,例如去年赵诚发觉自己军垦区域百姓们在放兔子养兔子,美其名曰兔毛皮可以换来粮食和棉布。
这“管仲谋霸”策略,赵诚何尝看不出来?他不得不用重典惩戒所有的贩卖兔子农户,但歪风邪气还在蔓延,因为农奴开垦的粮草都要上交军队,但兔子皮则是可以换来实打实的钱。对于这些农奴们来说,攒够钱向西跑就行了。
…武小雀永远不亏…
回到眼下,这一瓶草还丹是用一百多口丁壮换来的。让赵诚不得不苦笑“虽然双方素未谋面,但双方都对各自心思揣度数遍,武小雀虽然是对峙避战,但是雀一直是在做战的准备,故军事作战外,所有打交道都是追求不吃亏”。
他将草还液体发回到公库,顿了顿:看来,这场棋,他又没空来了。
赵诚确定宣冲还在南方,才放心继续向大爻其他方向,这两年内他相继夺取了相州和马州。让天下诸侯们侧目。
当另一边,武恒羽拿下代郡后,开始朝着东南湖泽区域进军,那些地方有着当年他从雍州安置的流民。
这几年这些外来户休养生息后,配合武恒羽大军到来,揭竿而起加入。
宣冲还在南边这两年的时候,北边已经过完了群雄争霸的第一个阶段,大小战役爆发了十余场。无法一一细说。
各地诸侯们从野心勃勃地“我上我也行”,变成了“我靠!为什么有你(赵诚或武恒羽)追着我来打!”“我的谋士众多,谋法怎么失灵了啊?”
…局势如粪汤…
统正历2年,爻都中也发生了一个大事情,准确来说应该是合明朝2年的爻都。
起因是赵诚持续战略逼近,预州兵马不得不出京来协调西路各路诸侯。
而大爻东北部被武恒羽所击败的各路兵马中,有一路叫做噩家军的兵马,这一路兵马被朝中某一派招呼,驻扎在京城附近。
显然,即掩引外军控制朝廷的做法,使得其他朝臣有了想法。
于是乎朝中某些朝臣,准备把噩家军也安置在朝中达成平衡,而这也是合明帝暗中授意。
但即掩发现了这种行为。但是他在了解到合明帝在其中后,没法发作。只能暗中阻拦。于是乎,在即掩的作梗下,并没有对这支败退的兵马妥善安置。他这个做法造成弥天大祸。
常年的和平,让爻都中的大臣们对“兵”危险度有着错误的认知,打了败仗的兵团=弱兵团,但是弱兵团≠可以欺辱的兵团。因为这“弱”是相较于沙场上的敌军。而到了后方,这“弱军”是随时可能失控的炸药。
即掩在政治内斗上是一把好手,但是在戍帝时期常年和平中,不晓得兵事凶险。
哪怕是武飞这样对南疆各路大军掌握生杀予夺的君主,在面对军队中可能“撒娇式”不满,都会立刻马上处理问题,确保军队不会有出格行动。
宣冲:军队一旦出了格,无论这支部队是什么样的弱鸡部队,也都是顶格处理,直接解散弃而不用,然后相关责任人倒查,随后即检查其他部队有没有问题。
有人想通过调兵来打击异己?呵,责任相关方固然直接得死。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