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2章 不明不了的结束。 (第2/3页)
现在最有眼界的一波士人已经在这一战中被削光,接下来上场的地方豪族们都是脑浆不足,半瓶晃荡的。
…登台的士人和婊x都是最在乎名声,为了名声进行抽象表演。…
9月27号,震浩为了确保赵长河死透,派遣亲信前来浱军方面确定。且答应割让沙洲来换和平的秘密协定。
震浩现在的地盘不包括沙洲,沙洲是在他北面;所谓割让不过是“不出兵救援”,属于权宜之计。但饶是如此,他也落下了口实。
震浩在确定了赵长河的人头后,跑回了北部三州,害怕自己签协定被公开。于是乎开始顺着三州的世家门阀名义,高调反浱。
当然震浩这一波反浱,和他割让沙洲一样,都是停留于嘴上。他的所有能作战兵力都在八月的珈水河畔被武再兴的第二波打爆。
震浩为什么要这么二百五?因为他内外交困。
他一方面想要求和;而求和,只不过是缓和外部压力喘一口气。
在外部压力减缓后,就要面对内部压力。无论是他先前用虎符调动大军,让魏恒和赵山河大败;还是带着世家团练二次败于泇水。都能引起各方对他的质疑。
且现在被宣冲拿着“他主动求和的把柄”,如果他不表现出势不两立的态度。现在那帮没脑筋的地方豪族们就会真的信了他已经投了浱国。会以为震浩作为内应,要把东部所有州卖给浱国。
当然震浩如此小丑表演,宣冲并没有趁机承认他是自己的“峨眉峰”。话说这样的小丑,宣冲还是希望其能留在赵诚身边,平衡一下赵诚的能力。
宣冲喜欢打赢后用“间”,因为在自己赢了后,战败者闪展腾挪的空间非常小,自己能完全操控对手走向。
宣冲已经预判到下一阶段震浩会坚定表现出极端反浱,也恰恰是宣冲需要。
宣冲大手一挥,以“震浩”背信弃义为名拿下沙洲,该把这个“银边”给拿下来了。
…宣冲视角已经不在这里…
十月份,武锐带着兵同步进入棘州。棘州本土势力们如同应激反应,立刻条件反射般集结兵团向前。至于压阵的赵诚,则无奈将兵团囤积在后侧,防止这队友一溃千里,导致棘州局面崩坏。
武锐被宣冲嘱咐一定要谨慎,故在五天的对峙中,尽管调整了军事站位,但一直是没有找到可以攻击的位置。直到第五日,斥候上报,有棘军防守的北部区域被炮火轰击,发生溃逃。
武锐确定情报,抓住战机开始调动部队。最终引起棘州本土势力“配合”,开始会战!
因为武锐突袭的这里叫做“上教镇”,也就是岩家等诸多世家们祖坟所在的地方。
武锐在进行这个行动后,大肆发言“不会偷坟掘墓”,但是不会就不会,这么大声嚷嚷,反而让棘州的各家感觉到“此地无银三百两”,急迫逼迫岩家必须带兵会战。
当然,这也是东部诸侯们对武家军妖魔化宣传的缘故。
经过一系列调动, 10月8号,武锐调动了两万人,将百里珏不到八千的部队包在“琴台”这个地方。
这是一块高台,高台如同琴,台面上一条条横向的棱柱,如同琴弦,这是火山冷却后凝结的六边形石块结晶,而后不知道是地质作用,还是星球的级别工程干涉作用,变成了横着摆放。
这琴台向来是棘州文人墨客们汇聚之地,但是这地方是风景名胜,却不是什么驻军的好地方,开凿出来的几个石坑内的水,是夏季雨水积累的,文士们登山时候解渴尚可,但是这八千人大军上去,一人一口全部干了。
最后在包围圈中,百里珏乘坐浮空天舟,舞动旗帜。要谈一谈价,愿意达成协约割让一些城池了事。
武锐没有理睬:因为这割让的土地,都是棘州这几年占领其他州府的城池;而这些城池,棘州由于丢了统正帝,对这些城池缺乏约束力。这些城池内军头们已经自立。
…围点打援…
武锐随即发起进攻。战役中,武锐调动了二十门炎霖火箭炮轰炸,虽然轰炸没能破坏防御,“琴台”天然棱柱凹陷如同堑壕,阻止了火炮对步兵杀伤,但是后续上来的鬼车对着琴台上吐了一口浓痰。白色毒雾,沿着棱柱琴台,如同抚琴一样,完成了美妙的扩散,所有军士都被沾染了一点,连带那几口水槽的水也都污染了。
污染了水源后,武锐就让大兵围着,等待敌援军会战。
10月10号,赵诚带着兵马来到战场三十里地外;他看一眼这个地形咬了咬牙骂道:“(岩家)真的是挑了个好地方。”
“琴台”依山傍水,左边山峦丘陵不适合陶俑前进;而右边是个大湖,也不适合重兵进入。
赵诚已经没法责怪挑选了这么一个决战战场的棘州人士,那帮家伙在战败后,直接吃了五石散,癫狂带头冲锋,被子弹打死。
赵诚看着自己带来的浮动舟船,知晓对面(武锐)是在算计着自己最后的大型兵器——龙舟。龙舟是来自于戍帝时代的解封武备,能够旱地航行,但是作战开火时,要在湖泊江河中。
这些“战船”看起来很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