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6章 尽人事听天命续 (第3/3页)
急促交响。
“快!三号仓的压缩饼干,优先装‘南海号’!”
“防水布!防水布堆到三区!‘远洋号’等着!”
“小心!药品轻拿轻放!那边!推过去!”
洪浪和何雨鑫的嗓子已经嘶哑,挥舞着手臂在堆场间穿梭,汗水浸透了衬衫。
白毅峰和史斌则如同钉子般扎在关键节点,一个紧盯物资清单和装船进度,一个指挥着安保人员确保通道畅通无阻,杜绝任何可能的延误和混乱。
时间不再是分秒,而是以集装箱的装载速度来计算。
第一批满载的货轮在晨光熹微中鸣响汽笛,巨大的船体缓缓驶离泊位。
几乎同时,水警的快艇也如约而至,闪烁着警灯,远远地缀在船队侧后方。
船长室内,高频电台传来水警略带官方的声音:“‘南海号’不要紧张,例行巡查,请保持航向航速。”
船长沉稳回复:“收到!”
水警的快艇跟了一段,警灯闪烁了几下,一个利落的转弯,划出一道白色的尾迹,消失在返回港口的航道上。
无线电里传来最后一句:“祝航安,完毕。”
奥利安的协调还是发挥了作用,说了巡查,也算是帮着开了一条绿色通道。
船队劈波斩浪,向着北方疾驰。
“垮坝了!板桥垮坝了——!!!”
不知是谁发出第一声撕心裂肺的呐喊,瞬间被淹没在惊天动地的轰鸣中。
那不是一声巨响,而是大地的怒吼,是灭顶之灾降临的丧钟!
数十米高的水墙,裹挟着泥沙、树木、房屋的残骸,以雷霆万钧之势,从溃口处咆哮而出,摧毁前方一切阻碍,沿着河道,向着下游人口稠密的平原,横扫而去!
哀嚎,瞬间被滔天的洪水吞噬。
无数村庄、集镇,在短短几分钟内化为泽国。
房屋如积木般倒塌、漂浮、解体。
来不及撤离和不愿意撤离的人们被卷入激流,在浑浊的泥水中挣扎、沉没。
侥幸爬上屋顶、树梢的人,望着眼前一片汪洋,发出绝望的哭喊。
“救命啊——!”
“我的孩子!我的孩子在哪?!”
“娘!娘!抓紧我——!”
大地在哭泣,生灵在涂炭。
“呜——!!!”
汽笛长鸣,一列列悬挂着“抢险救灾”横幅的专列,如同钢铁巨龙,冲破雨幕,沿着陇海铁路,向着豫南灾区疾驰!
货车厢里,是刚刚从连云港卸下、还带着海风气息的压缩饼干、成箱的净水片、成卷的防水布和急救药品。
公路上,由黄河汽车厂崭新的“磐石”卡车组成的庞大车队,引擎轰鸣,泥浆飞溅。
司机们双眼通红,轮流驾驶,将一桶桶柴油、一台台发电机、以及后续抵达的冲锋舟部件,源源不断地运向灾区边缘的集结点。
洪水深处,战士们开着刚刚熟悉的、涂装都来不及更换的各种直升机,展开了救援,这是他们第一次执行这样的任务,不是打击目标而是救人
战士们来不及擦干脸上的泪水,因为机身下,是看不尽的令人心碎的景象:汪洋中仅存的屋顶、树冠上绝望挥动的手臂、漂浮的牲畜和杂物……
“报告指挥中心!发现聚集点!坐标XX,XX!多人困在屋顶,水位还在上涨!请求立即投放救生筏!”飞行员颤抖的声音在电台中急促响起。
“立刻投放。”
一箱箱橘红色的充气式救生筏被迅速推出舱门,在索降的战士操纵下飘向被困者所在的区域。
浑浊的洪水中,一艘艘由战士们驾驶的冲锋舟在漂浮物和漩涡间灵巧地穿梭。
水面上,到处是伸出的手和绝望的呼喊。
“这边!这边房顶上还有两个老人!”
“快!绳子!抓住绳子!”
“孩子!先救孩子!把孩子递过来!”
冲锋舟靠近一处摇摇欲坠的房顶。
一个满脸皱纹的老汉,死死爬在屋顶,浑浊的眼睛里满是恐惧和固执:“不走!死也不走!我守着我的屋!”
年轻的救援队员浑身湿透,脸上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汗水,他几乎是吼出来的:“大爷!水还要涨!房子守不住了!命要紧啊!”
眼看劝说无效,他咬牙对同伴使了个眼色,两人强行上前,一个抱住老人,一个奋力把老人推上颠簸的冲锋舟。
老人浑浊的泪水终于滚落,混入无边的洪水。
铁路线上,专列的汽笛从未停歇;公路上,重卡的引擎彻夜轰鸣;天空中,直升机的桨叶搅动着沉重的希望;洪水中,冲锋舟的马达声此起彼伏……这些声音,交织成人类与天灾搏斗的最强音。
发动机的燃料在消耗,救援者的体力在透支,但没有人停下。
每一箱物资的送达,每一个生命的获救,都是在与死神赛跑。
九龙仓的物资还在不断运出,何雨柱手中紧握着一份刚刚收到的电报译文,上面只有一串冰冷的数字和地名,却代表着无数生命的挣扎。
台风香江没受影响,可不代表所有人都没事。
包船王环球航运旗下的一支大型船队,在“妮娜”登陆时,正按照原定航线穿越湾湾海峡外围,前往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