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长津湖:从新兴里打到汉城 > 第三百五十章 全歼中国十余万精锐的李奇微豪赌!伍万里闪击江陵的破局点!

第三百五十章 全歼中国十余万精锐的李奇微豪赌!伍万里闪击江陵的破局点!

    第三百五十章 全歼中国十余万精锐的李奇微豪赌!伍万里闪击江陵的破局点! (第3/3页)

而是就地形成强大的反突出部,甚至撕破重围与西线志愿军主力打通联系,我军又如何收拾这个惊天动地的烂摊子?

    计划中所谓的‘包不住’和‘拦不住’,并非危言耸听,而是具有极高概率的现实威胁!

    李奇微将军,这个方略,其风险与收益完全不成比例!

    它不是在力挽狂澜,而是在赌上整个战役全局的稳定,去换取一个极其渺茫的超级战果!

    我坚决建议否决它,立刻转入稳固现有防线、重组预备队、寻求西线突破或更稳妥的反击机会。”

    艾克尔博格掷地有声的反对,如同在沸腾的油锅中投入冰块。

    刹那间,支持范弗利特的乐观情绪戛然而止,会议室陷入了一种更为复杂的低气压中。

    不少人眉头紧锁,开始反复掂量他提出的两大风险点。

    包围可能不成形,成形又可能吃不掉,反而崩掉自己的牙。

    “艾克尔博格将军的分析……极为透彻……

    西线抽调的部队……太险了……”

    一位原先倾向范弗利特的上校喃喃自语,脸色难看道。

    “是啊,那十万中国人要是发了狠,往东打穿美二师那条线,直接冲进江陵港区都有可能……”

    另一个美军参谋面露忧色道。

    “春川就这么放掉?代价太大,万一西线……

    可如果按部就班,难道就看着东线继续糜烂下去?

    范弗利特将军的计划毕竟提供了一个扭转乾坤的可能……”

    新的议论声再次响起,只是这次充满了疑虑和摇摆。

    支持与反对的两股意见在无形中激烈碰撞。

    李奇微的眼神也在两种方案之间反复游移,内心的天平剧烈摇摆。

    歼灭十万中国精锐的诱惑太大,但艾克尔博格指出的毁灭性风险又像达摩克利斯之剑悬在头顶。

    他的手无意识地在桌上的电报纸边缘重重地刮着,几乎要将纸张撕裂。

    时间在无声的巨大压力下流逝。

    李奇微的目光在争辩的将军们脸上滑过,最终,定格在一个此前一直保持沉默,安静站在美军将领群体边缘的身影上。

    “楚顾问。

    你是中国军事问题的专家,更曾在战场与这位李云龙将军直接交手过多次,想必对他的战法和决策方式有最深切的理解。

    眼下这个局面,你觉得范弗利特将军提出的围歼计划,可行否?值当否?”

    李奇微问道。

    骤然成为全场焦点,站在联合国军司令部中的前国军将领楚云飞,肩背依旧挺拔,神色沉稳如常。

    他微微颔首,目光沉静地回望着李奇微,大脑却在高速运转,每一个念头都在刀刃上衡量。

    楚云飞比任何人都清楚眼前这个计划的巨大陷阱与那微乎其微、却真实存在的巨大战机。

    他更比任何人都了解李云龙——一个粗中有细、胆大包天却又每每能精准踩中战场节点的军事天才。

    细细琢磨过怎么说最能帮助前线的中国志愿军又不会引发怀疑后,楚云飞带着令人信服的职业化分析口吻开口道:

    “李奇微将军,范弗利特将军的方案,确属极其大胆的战略设想。

    其核心在于捕捉并利用李云龙此人的两点固有特质。

    其一,是其面对‘唾手可得的胜利果实’如攻克春川后的追击时强烈的进攻欲念;

    其二,是其主力部队一贯擅打穿插奔袭但后勤保障链条相对脆弱的客观情况。”

    艾克尔博格将军指出的两大风险,是真实存在的,必须正视。

    风险之一,李云龙是否会如我们所愿,在攻克春川后立刻、且毫不犹豫地追击至预设包围区域加平,的确存在变数。

    根据我与其多年交锋的经验,此人粗犷外表下,实有狐狸般警醒与狡黠。

    若他感受到一丝异常,凭借其快速机动的部队特性,完全可能在春川稍作修整,待情报明晰再做下一步行动。

    这足以打乱我合围的精密时间窗口。

    风险之二,关于被围的‘十万中国精锐’可能的突围强度及方向。

    客观而言,以目前情报判断,李云龙所辖兵团各部在富平里战役中均有不小损耗,后勤保障线本就漫长。

    一旦粮道被彻底切断,其攻势锐气必然受挫。

    但要指望他们短期内耗尽战力或轻易崩溃,则是巨大的误判。

    尤其在其主帅李云龙指挥下,该部最擅长的就是在绝境中寻求反击缝隙,以攻代守。

    其‘临战指挥的灵活性’远超贵军惯常应对的模式。

    若其选择集中精锐兵力,向预设拦截点中最薄弱的环节实施‘中央开花’式突围,并以其擅长近战夜战的部队猛烈冲击,其力量不可小觑。”

    支持范弗利特的参谋们脸色变得有些难看,艾克尔博格则微微颔首,似乎承认楚云飞分析的中肯。

    然而,楚云飞语气陡然一转道:

    “但是,将军。

    从纯粹战场指挥官的视角来看,范弗利特将军的方案,虽如行走高空钢索,风险极大,却并非毫无胜算。

    尤其在此次富平里战役造成我方东线巨大亏空的特殊时刻。

    原因有三。

    其一,时间与心理因素。

    富平里大胜后,中国东线部队士气处于顶峰,各部信心爆棚,其指挥体系更容易产生‘敌已崩溃、宜乘胜猛追’的统一判断。

    李云龙作为战术专家,对战役节奏的‘转折点’把握精妙,而此刻,正是其判定必须猛追扩大战果的关键心理节点。

    这是人性,亦是战场规律,被富平里诱敌战法成功验证过的规律!

    即便他存在疑虑,战机稍纵即逝的压力也会强有力推动其决策。其二,后勤短板。

    攻克春川,不等于其获得了稳固补给。

    春川城本身在先前防御战中破坏极大,存储物资已被陆战一师按照预案执行‘焦土政策’摧毁大部。

    李云龙军团若欲维持战斗力向西线或南线继续发展,其补给线仍需从北向南延伸上百公里。此漫长脆弱的‘生命线’,正是其阿喀琉斯之踵,我们拥有绝对的空中优势去持续打击它!

    其三,被围后的指挥困境。

    十余万部队在狭窄地域被压缩,其指挥层级必将面临信息传递迟缓、部队调动拥挤受限的重大挑战。

    只要我方包围圈能迅速、有效地形成,其最大优势——指挥灵活性将被极大削弱。

    而我方拥有持续的地空火力支援,具备战术主动权。

    诚然,艾克尔博格将军所述灾难性情境有发生的可能。

    然而,在目前敌强我弱态势下,若按部就班转入固守收缩,则东线战略主动权将彻底丧失。

    李云龙兵团挟新胜之威,可从容整补,在坚固阵地依托下,以其擅长的坑道掘进与近迫攻坚战术,配合其西线友军向春川-加平突出部施加压力。

    我东线防御态势将陷入持续恶化、被动挨打的局面,东西联动的僵局依旧难解。”

    楚云飞的目光重新凝练而专注地锁定李奇微,最终给出了他的、符合其专业判断甚至带有一丝不易察觉帮助中国导向的建议道:

    “综上所述,从战役指挥官的角度,我认为范弗利特将军的方案,虽风险巨大,但仍是一个在‘极为不利情势下’,有可能创造‘决定性反败为胜’的战术机会。

    其关键支撑点在于:我军必须精确执行战役欺骗、务必确保各拦截点的坚韧度与反应速度必须大大超过敌之预估,并持续施加足够强度的战场遮断。

    此计划的核心在于:‘用最大的战役风险,换取最大可能的战争回报’。

    做与不做,取决于最高统帅部对自身部队执行能力、战场形势承受力以及对战机把握力的最终决断。”

    楚云飞的分析结束,会议室陷入一片更加深沉的静默。

    他并未一味反对,也并未盲目支持。

    他清晰地剖析了方案的巨大风险,却也冷静指出了那唯一一丝翻盘的希望所在,并将决策的权柄交还给了李奇微。

    这番在战术层面极其客观、甚至听起来更像赞同范弗利特的发言,完美掩盖了他内心的真实盘算。

    也就是将这个庞大的美军重兵集团进一步引入战场纵深、兵力分散的致命陷阱中。

    同时,也为李云龙提供了一旦识破佯动、击其惰归的可能。

    李奇微的身体如同僵硬的石雕,只有那紧锁的眉头显示着他内心的惊涛骇浪。

    楚云飞的战术分析,抽丝剥茧般解构了这个豪赌,肯定了其存在一丝成功机会的逻辑基础。

    同时也没有回避艾克尔博格警告的灭顶之灾。

    这比纯粹的鼓动或纯粹的反对,更有力量地撼动着李奇微最后的心防。

    歼灭李云龙集团十万人!

    这个念头在李奇微脑海中燃烧着,如同地狱的业火,带来了光耀万世的疑惑。

    “遇到战机时不能犹豫放过,否则会被上帝惩罚的……

    传我命令,按范弗利特的方案全面施行!

    传令新陆战一师在春川城区域防守磨李云龙集团的有生力量,磨差不多了再退守加平诱敌深入!

    传令骑兵一师继续在野外合适区域隐蔽待命,待李云龙部深入后攻其右翼。

    传令美二师借助第七舰队舰炮和韩六师好好守住江陵,补充掉那一千兵员整好士气装备,休整好。

    待李云龙集团深入时,杀出切断其后勤通道和退路!

    西线继续严防死守,但同时做好抽调兵力协同东线作战的准备。

    待李云龙集团深入后,预备以美7师抽调过来攻其西侧!

    这是要歼灭中国十二个师,十余万精锐部队的豪赌!

    各军立刻开始准备,不得有误!”

    李奇微一拍桌子,大声吼道。

    “Yes,sir!!”

    并不知晓伍万里要率军闪击的美军众人信心满满,连忙昂首挺胸的应下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