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寒霜千年 > 第147章 正确的策论

第147章 正确的策论

    第147章 正确的策论 (第2/3页)

的文章,而遗臭万年。

    “交叉大阅卷都是你们自己决定的,问我作甚,这点判断力都没有吗?”

    孙康直接将试卷传回,并说道:“时间紧,职责重,看完便回到自己的位上,批阅试卷去。”

    说罢,他转身离去。

    《洛神赋》重新回到批改的人手里。

    他原本就对于此篇文章,甚为喜爱和推崇,因此在初阅的建议评等时,自然是毫不犹豫的定下:甲。

    这一篇文章,另外一个交叉阅卷的学士,也极其喜爱,能够一眼看出,这不是为了文笔好而好文笔。但他也觉得,有偏题的嫌疑。毕竟不是直接写河,稍微发散了一些。

    当然,谁都不肯当,把一篇公认的好文打压下去的小人,建议平等亦是:甲。

    ………

    同时,孙司徒书房里。

    昨夜,孙谦便将辞赋那一科,完全的默写。至于策论,长篇大论,自然做不到一个字不漏的复写,但至少把策论文章的关键内容,全都给摘抄下来。

    然后便在一大早,和老父亲对起了答案。

    在看到的辞赋文章的那一刻,孙琰露出了笑容,抬起头看向对面的儿子,问道:“你怎么不写我们扬州的溪河?”

    溪河是大江的一条支流,经过孙司徒老家,曲阳。

    算是他们的母亲河。

    “父亲,儿想的是,朝廷本就以我扬州孙氏与盛安疏远而有所不满,一直都觉得我们不像是江北的那些家族,感念圣恩。”孙谦自我分析道,“写溪河,确实是更加顺手,也能极致抒发乡族情怀,但胸怀过于狭隘。于陛下而言,爱国之情,亦不真诚。”

    “聪明。”

    这就是孙谦和孙恒的区别。

    一个动不动就被孙司徒教训愚蠢,脑子僵化透顶。

    另外一个,不仅一点就通,而且十分自信。

    提问,就大胆的答。

    答的,还都在点上。

    “夫大河者,肇昆仑之玄圃,泻星宿之瑶津。”

    这开头这一句,就让孙司徒,颇为满意。不禁点了点头,道:“我让小妹练琴,学《出水荷》,那是我们扬州,自己的文脉。小桥流水,温婉动人。北方士子下江南,多依依不舍,流连忘返,恰是因为江南女子的美好。但你要知道,我们的文,是自守的,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有些小气的。”

    “儿明白。”孙谦点首。

    大虞北方人多抨击的,就是南方人不爱国。

    没有太深的家国情怀。

    这点,孙琰并不避讳。

    历代,都是得中原者得天下。

    统一天下,没有一次是由南向北。

    很多时候,都是北方既定,而后南方才归附。

    世家宗族,就是南方自己的‘朝廷’。

    但孙琰并不觉得,这样做有何过错。

    你不给江南世家权力,却要他像勋贵一样忠君爱国,有这样的道理吗?

    现在孙谦的文章里,就透露出了一种态度。

    我也可以谈,我也可以爱国。

    “浪拍雄关,曾碎姬望之马;涛沉齐剑……这个典故也不错。”

    姬望,那是姬渊的老祖宗。

    姬望曾经势大的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