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9章,拉拢士大夫 (第2/3页)
南宫珏脸色一红,抱拳道:“大人还记得属下初来铁林谷时,见您让女子参与谷内事务,曾引’牝鸡无晨’来劝您吗?”
“怎么不记得?”
林川笑道:“当时你把孔孟之道搬出来,差点没把胡大勇气死。”
“那时属下确是迂腐。”
南宫珏坦然道,“可时间久了,才懂了夫子说的’因材施教’,原是不分男女的。”
他顿了顿,又道:“《商君书》言’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属下从前总觉得这话是法家诡辩,直到看见铁林谷军民同吃一锅饭,军爱民,民拥军,一个小小的山谷竟能如此运转,若是一县呢?一州呢?就像学堂新募的老先生,前几日还在念叨‘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见谷里孩童都能读《算经》,会记田亩账,转头就改了口,说这是‘教民以时’的正道。”
“你说的是不假。”
林川的语气里少了几分抵触,“可铁林谷是个小地方,拢共就这么些人,规矩好改。可外头的世界大了去了……”
“属下以为,当学《孙子》’谋定而后动’之法,先深耕一地,再徐图一域,《论语》有云’欲速则不达’,此之谓也。”
南宫珏指着案上的舆图:“如今铁林谷这方寸之地,已是规矩井然、生机渐显,恰如投石入湖,涟漪自会循势漫开。咱们的新制,原不必急着求天下尽识,不妨先从青州试起。”
他指向舆图上毗邻的青州地界。
“青州与我谷往来最密,若能吸引青州的文人举子来谷中,自然会让他们亲眼瞧见谷里的活法。女子如何分担事务,军民共餐如何齐心,连老农都能握着算筹核收成。这些亲眼所见的实在好处,比千言万语都有分量……”
他继续说道,“他们回去后,哪怕只在茶肆里随口一提铁林谷,也胜过咱们费尽心机去游说。《周易》言’穷则变,变则通’,青州的文人先通了,其他州府自然会跟着看。到那时,不用咱们求着他们认,他们自己就会寻过来……”
……
不论如何,该做的准备已陆续铺开。
正如南宫珏所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