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发现铜矿 (第2/3页)
往远了说,铜是古代王朝的经济命脉,从秦汉的半两钱到唐宋的通宝,哪一枚铜钱离得开铜?历史上多少乱世枭雄,都是先攥住了铜矿,靠着私铸铜钱招兵买马,才在群雄逐鹿里占了一席之地。就像东汉末年的董卓,把洛阳的铜人都熔了铸钱,虽说铸的是恶钱,却也靠着这法子凑够了军饷,硬是撑了好几年。
可眼下,林川倒没琢磨铸币的事。
如今铁林谷的商业版图,已经搭好了基础,银钱暂时算不上紧缺。
真正让他心头火热的,是另一件更要紧的事——
铜炮和火铳的改良。
他的思绪飘到了工坊的熔炉边。
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通红的铜水被倒进模具,冷却后变成炮管的模样。
古代用铜做炮,不是没有缘由的。
铁林谷虽然在炼铁上更进了一步,而且铁的硬度也确实比铜高。
可延展性却差得很远。
铁炮管要是铸造时温度没控制好,或者炮壁薄厚不均,放炮的时候很容易炸膛。
最重要的是,铁容易生锈。
一场雨下来,炮管就得赶紧擦油保养,不然没几天就会锈得坑坑洼洼。
可铜不一样。
铜的延展性好,熔化后流动性强,倒进模具里能把每一处缝隙都填得满满当当,铸出来的炮管内壁光滑,厚薄也容易把控,放炮时受力均匀,炸膛的风险比铁炮小了太多。
而且铜的抗腐蚀性也比铁强。
就算淋了雨,只要及时擦干,也不容易生锈,保养起来省心不少。
更重要的是,火铳的改良也离不开铜。
如今朝廷配发的火铳,全都被林川放在库房里生灰。
之所以迟迟没有升级改良,就是因为一没材料,二没工艺。
如今发现了铜矿,水力设备也已经开始测试。
只能能炼出适合铸炮铸枪的精铜,就可以展开研发。
到时候把铜炮架在铁林谷的防御岛上,再配上改良后的火铳,别说普通部队,就算是重甲骑兵和重甲步兵,也别想攻进来。
走着走着,就到了院门口。
芸娘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