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封疆悍卒 > 第472章,怀瑾辩沈砚

第472章,怀瑾辩沈砚

    第472章,怀瑾辩沈砚 (第3/3页)

虚耗二字能概括的?”​

    “下官……”沈砚张了张嘴,一时语塞。

    南宫珏又道:“再说规矩。朝廷设驿马、许官员置车,本就是为了让地方官能高效理事。你硬要弃之便装,徒步奔波,看似守了节用的规矩,实则违了勤政的本心。林大人给你配马车,不是纵容奢靡,是让你能更好地为津源百姓做事。这其中的轻重,你该分得清。”​

    这番话引经据典,说得条理分明。

    沈砚脸上的局促渐渐褪去,若有所思。

    他沉默片刻,深深一揖:“南宫先生所言极是,是下官钻了牛角尖,忽略了勤政的根本。县伯的好意,下官……愧领了。”

    林川摆摆手,示意他坐下:“说吧,这次急着赶来,又是哪里缺银子了?”​

    “哪里都缺啊!”

    沈砚下意识地接了一句,又赶紧改口,“不不不,县伯误会了,下官这次来,不是为了银子。”​

    “不为银子?那是为了什么?”林川有些意外。​

    沈砚挺直腰板,从怀中掏出一个用油纸包,小心翼翼地打开。

    里面是一张泛黄的麻纸,画着简单的地形图。​

    “县伯,下官是为工坊而来。”

    沈砚说道,“下官知道您要在封地建工坊,恳请您……把冶铁工坊,建在津源县!”

    “哦?”林川和南宫珏对视一眼,笑道,“说说你的想法。”

    沈砚把地图铺在桌上,指着上面的一个位置道:“县伯,津源城西的黑水河畔,最适合建冶铁工坊。下官已带人踏遍三县,这处选址,连同具体的配合章程,都盘算好了。”

    “为何选在河边?”

    “回县伯,冶铁最缺三样东西:水、煤、路。”

    沈砚说道,“黑水河水流充沛,旱季不涸,工坊的冶铁淬火、工匠饮水,全有保障。此处选址三里外就是石炭窑,早年因运输不便废弃,只要修条土路,半天就能到工坊。而且黑水河直通青州漕运码头,锻好的铁器装船就能运走,不用二次转运。这三样占全了,工坊的根基就稳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