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封疆悍卒 > 第516章,攻其必救

第516章,攻其必救

    第516章,攻其必救 (第3/3页)

交谈,回到新建的要塞。

    这座被命名为“青州西塞”的要塞,正是在当初羯卫大营的基础上拓建而成。东西横亘四里,南北绵延三里,站在南侧的烽火岭远眺,砖石墙体如巨龙盘卧在旷野之上,将周边数里的制高点与要道尽数纳入掌控。​

    说是要塞,其实更准确来讲,是一座巨型堡楼群。

    五座主体堡楼依“田”字格局排布,外层包裹着掺了铁砂的青砖墙体,即便遭投石机轰击也难裂出缝隙。中央堡楼高达七丈,底层是全封闭军库,存储重弩军械和粮草,仅留一处通道与外界连通。​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座辅堡环绕中央主楼,彼此间距均控制在二里之内,刚好在铁林谷重弩的有效射程内。这种重弩经过改良,射程已远超五百步,每座堡楼的箭窗都按扇形角度开凿,若敌军从西侧旷野来袭,想直扑中央主营,便会同时暴露在西南、西北两座辅堡的直射火力与中央堡楼的侧射火力之下;即便从南侧丘陵迂回,东南堡楼的重弩亦可借助地势形成俯射,配合山顶箭塔的攒射,任谁也难越雷池一步。

    不仅如此,紧挨着要塞南侧的烽火岭山腰与山顶,还依山势建起了十二座箭塔,塔身嵌入山岩,仅留箭孔与瞭望口,塔底与堡楼群通过石阶相连,既能充当预警哨,又能在战时形成空中火力点,与地面堡楼形成高低呼应的立体防御网。​

    堡楼群之外,防御体系层层递进。

    西梁军当年挖的两道护营河被拓宽至四丈,引烽火岭溪流注入,河底暗布尖桩,河岸内侧筑有丈二高的胸墙,墙后每隔八步便设一个箭孔,与堡楼的火力形成互补。护营河与堡楼群之间的开阔地带,被开辟为操练场与军械坊。​

    堡楼群东侧,是成片规整的居住区。

    当初为筹建要塞,青州府不仅全额拨付建城银两,更出台了“迁户赠地”的章程:凡附近村落整体迁徙者,每户可分得两间土房,外加要塞以北荒原的二十亩新田,且三年免征赋税。

    消息一出,方圆几十里几乎翻了天。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