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章 薪火 (第2/3页)
“我没摸!”
“你还说你没摸?”
见余令发火了,肖五缩了缩脖子,低声道:
“我摸的是毛,我没碰别人的身子,然后看,这也是算么?”
“澡堂子里那浑浊的水你看的见?”
“看的不是很清,只能看到一团黑,只要看到一团黑,我就知道是什么!”
余令转身出门,对着枣树拳打脚踢。
“这他娘是人说出来的话,是人说出来的话?”
余令觉得自己要疯了,自己费了无数的口舌好不容易捋顺了一些。
他一句话又回到澡堂上去了,还是那么的利索淡然!
伸手朝着看热闹的如意一指:
“今后你们来教肖五学习这些,不要求达到多高的地步,最起码的礼义廉耻必须让他明白,不然都不要出门了!”
还在笑的如意立马不笑了。
肖五不是身子不正常,而是脑子太一根筋。
简答沟通问答他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若是别的他理解起来就会吃力。
在长安,别人的阴阳怪气他是免疫的。
因为他只理解你说的意思。
至于你那话里别有意味的深意他不知道是不懂还是不在乎,他从未因此生气。
肖五真要能教,早就是正常人了。
袁御史也说了,肖五这人需要靠长久的潜移默化。
他不懂那些大道理,但是肖五会模仿,模仿他觉得对的人和事。
比如他现在说话的口气是模仿余令,打人的手段是模仿王辅臣。
余令说肖五是阿甘,天生适合执行那些不能偷奸耍滑的命令。
如意问了一圈也不知道谁是阿甘。
望着令哥出门,如意无奈的叹了口气,他也想去。
余令要去看赵大学士,这些日子一直都是小肥在服侍他。
曹变蛟兄弟忙前忙后的负责采买生活物品。
余令在东厂看了卷宗,也懂了他为什么会这么落魄了。
万历五年张居正的父亲去世了,按照朝廷制度,张居正应该“丁忧”。
群臣的意思是让他回去丁忧。
正德年间的首辅杨廷和就回家丁忧三年,广受臣子好评。
次辅吕调阳也想张居正回去守孝,用的就是这个大义。
可他这么做可不是为了张居正好,而是为了彻底的赶走他。
根据明朝内阁惯例,首辅离位后,次辅需在三日内完成“迁左”仪式。
也就是把自己的官位座位位置调到内阁左侧。
那时候翰林院官员穿红袍庆贺,次辅吕调阳可是名义上的首辅。
守孝一去就是三年,张居正这一走,他吕调阳可不就是名义上的首辅了。
而是变成了真的。
不支持张居正的臣子想让张居正回去守孝。
支持张居正的则不断给皇帝上书,希望皇帝夺情,让他留在朝堂。
两大派因为是否夺情这件事吵起来了。
年轻气盛的赵士桢站起出来。
他是万历皇帝提拔的人,没有参加科举直接进鸿胪寺,起步八品官。
按道理来讲,他的前途是无量的,是皇帝信任的人。
可他却没把这件事搞明白,贸然的站了进去,惹得皇帝不喜欢。
自那以后,赵士桢在鸿胪寺主簿这个位置干了十八年。
后来靠着进献给万历皇帝的《用兵八害》条陈再次获得召见,升官为武英殿中书舍人。
眼看着要好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