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51章 忠君爱国 (第2/3页)
光出事后,戚家不结盟不拉派,但这次去辽东他是以浙兵统领身份参与作战,属于浙籍将领。
姚宗文希望戚金来帮一下自己。
昨日他看的很清楚,余令很尊敬他,卸甲进城的时候余令亲自扶他上马。
他希望戚金能帮他一下。
帮他给余令说说情。
姚宗文不是害怕余令,而是余令这个人问题太大了。
除了个钱谦益玩的好,东厂锦衣卫他都能去串门。
御用监的新掌印沈毅去余家,余家开大门。
开大门也就算了,小门小户根基浅薄,谦虚点无大错,可以理解!
可转眼就看到沈毅抱着余令的两个孩子上街去采办。
最大的问题是余家没有派一个人跟着。
银作局头领顾全去了,余家大门也开了,他也是抱着余令的嫡子出门逛街,身后也没有余家人。
这种关系让姚宗文很不理解。
如果说余家的大门好开,可其他人去了余家大门就不开,大门紧闭,很少和外人交流,很神秘。
至于锦衣卫就不必多说了。
姚宗文知道余令和锦衣卫的关系很好,当年给土默特送岁赐的时候一群人一起去的,这件事京城的官员都知道。
因为当初边军的抢功事件闹得很凶。
戚金知道姚宗文要来,一大早就打开了大门。
戚金不怕见姚宗文,也不怕别人因为这个事来说他。
因为,明日的大朝会后他就会离开京城。
年纪大了,身子骨也不好了,把戚家军的军功和赏赐分下去,把这些孩子送回家,他这辈子都不打算进京城了。
望着已经打开的戚府大门,望着那一群牙人,姚宗文叹了口气。
早起的牙婆已经来了,她们一群人在商量着。
不用想,等到晌午的时候这个宅子售卖的消息就会传遍整个京城。
姚宗文走进了大门。
望着已经院子里那些个木箱,姚宗文轻轻叹了口气:
“少塘,你这是要走了,元功、元辅、元弼你就不管了?”
“褧之,儿孙自有儿孙福啊!”
姚宗文无奈的笑了笑,在戚金的邀请下二人走进了书房。
等到茶水烧开,灰蒙蒙的太阳已经城墙上站了起来。
“少塘,帮帮我吧!”
望着开口求人的姚宗文,戚金颇为无奈,抿了口茶淡淡道:
“我怎么帮你,你们把余令得罪死了!”
“是辽东军饷之事么?”
“褧之,辽东军饷这件事其实已经过去了,山君是恨你们把事情做太绝了,为何要让他的孩子当质子啊!”
“我们没错!”
戚金闻言低头不语,是没做错,大义摆在那里。
可问题是三个客军里就余令一个人是被人如此对待。
这就是错。
“我知道大义上来说这件事没错,可问题是秦良玉没有子嗣为质子,我没有孩子为质子,在家里一碗水端不平,儿孙就会有口舌。”
“这……”
戚金重重的叹了口气。
姚宗文沉默了片刻,忽然道:“不是我的意思!”
“我知道,这事不是你的意思,可问题是已经发生了,余令是年轻人,你们这么做实在是非君子所为。”
姚宗文不敢看戚金的眼睛。
他明知道,人活到这个岁数了,很多东西都看开了。
当初之所以这么对余令其实就是不想余令和皇室走的太近。
借质子这件事让余令记恨皇帝,让余令心有芥蒂。
因为当初所有人都看的出来,皇帝提拔余令。
让他去东厂为千户,任性的钦点其为状元,甚至让余令独领御马监一军。
这都是在给余令铺路。
臣子害怕京城里出现一把利刃,一把不受自己控制的利刃。
所以,才选择了余令最在乎的人,并安排进了京城,希望来压制余令。
可谁知道神宗死了,钱谦益不知道为何跟着客军一起了。
如此一来,当初的小算计才成了今日这般解不开的死结了。
“我退一步,你去说说情可好!”
“其实我在路上都说了,我说朝堂为官重要的是权衡,山君听了,他没听进去,他说不在朝堂为官都可以!”
“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