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哈哈哈,大明 > 第 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

第 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

    第 70章 商议,商议,再商议..... (第1/3页)

    “有些人害人的手段神不知鬼不觉……”

    后宫的花园里,闷闷在讲野谈。

    她讲的都是各种民间传说,奇闻逸事,说真也不真,说假也不假。

    朱由检站在皇嫂身旁,又怕又爱听。

    张嫣也是强装镇定,她也被闷闷口里各种奇闻逸事所吸引。

    什么水里的水猴子,南山里的精怪,破庙里的哭声。

    闷闷的故事让一旁的宫女都竖起耳朵偷听。

    闷闷的故事来源于很多人。

    沈毅爱讲宫里的那些鬼蜮伎俩,她的好哥哥余令爱讲摸金校尉,从南山里出来的赵不器爱讲山野精怪。

    还有一个是门房老张。

    老张当过土匪杀过人,他讲的故事都和破庙离不开。

    他口中的那个破庙里能出现各种人,道士,和尚,算命瞎子。

    “水猴子呢?”

    “水猴子啊,这个得问肖五,我可不瞎说,肖五当年游黄河,眼看都要过去了,被船夫当成死人给捞了起来!”

    “啊,游黄河?”

    “嗯,他是真的游了,长安大大小小的河他都游过,水猴子抓着他的脚想让他当替死鬼,他把水猴子按在水里大!”

    朱由检瞪着大眼,忍不住道:

    “然后呢?”

    “水猴子被他打跑了,乡亲们以为肖五被拉去当替死鬼了,结果他人从下游爬了起来,听说脚脖子上有清晰的手爪子印呢?”

    “嘶……”

    “你见过么?”

    “我那时候还小,我哥应该见过,我哥说不像爪子印!”

    “那是什么?”

    “铁链子的痕迹!”

    “为什么是铁链子?”

    闷闷压低嗓门幽幽道:“黑白无常索命呢!”

    “嘶......”

    众人倒吸了一口凉气,在座的几位除了朱由检没见过肖五,剩下的可是见过肖五.

    闷闷这么一说……

    大家顿时觉得这就是真的。

    故事其实就是小说,闷闷幼年就是在故事里度过的。

    摸金校尉的事情闷闷不敢讲,因为盗墓这件事为世人不齿。

    真要讲出来了会有麻烦。

    可剩下的事情就没多大的忌讳。

    大唐的唐诗,大宋的宋词,元朝的曲,大明的小说,每个朝代都有属于自己的特色。

    大明的小说很多,也很有趣。

    酒肆的伙计为了看小说自发的学习认字不是谣传,长安的识字率或许不高,在这京城就不一样了。

    酒保都识字呢!

    虽然识字和能写会算不是一回事,但认字这件事在这京城是真的很常见。

    小说产业发达的根源就是底层百姓识字率的提高。

    大户就别说了。

    可大户毕竟是少数,京城的官多不假。

    可再多也占据不了京城十分之一的人口基数,还是以老百姓为主。

    有人写,就有人看,印书坊给作者润笔钱。

    闷闷讲的这些故事在大明并不稀奇,主要是闷闷知道的多,知道的广,半真半假掺杂着来,让人爱听。

    “还要,还要……”

    “不讲了,我准备回家了,要知故事如何,请听下回,故事是讲不完的,心里留个念想是最好的!”

    望着故作老气横秋的闷闷,张嫣忍不住想笑。

    “皇嫂,你让大娘子明日再来呗,就再讲一次,我只听一次就够了,对了,最好让肖五也来……”

    如今的朱由检日子好多了。

    张嫣进宫后就时常去看看他,张嫣知道皇帝和他的五弟关系好,爱屋及乌,她自然对朱由检多有照顾。

    张嫣是才女,德行甚好。

    如今她严格的按照长嫂如母的标准来对待朱由检。

    见朱由检可怜巴巴的望着自己,张嫣对着闷闷笑道:

    “今日蜀绣我还不是很懂!”

    张嫣的不懂是故意的,她的刺绣闷闷看了,很厉害。

    只不过她学的是苏绣,风格不一样,走线也不一样。

    “那我明日再来?”

    “好!”

    闷闷出宫了,出了宫,见到了等候的蜀道三,闷闷才松懈下来。

    她都不知道她在张皇后面前为什么会紧张。

    “皇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