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7章:取消连坐 (第1/3页)
咸阳宫大殿。
晨光透过高大的窗棂,在光滑如镜的地砖上投下道道光柱,却驱不散弥漫在空气中的凝重肃杀之气。
今日的早朝,气氛格外压抑。
自皇帝赵凌上次在朝堂上厉声申饬,明示要严查贪腐、整肃吏治以来,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蒙毅便如同两柄出鞘的利剑,率领着各自麾下如狼似虎的吏员,将监察与刑狱的罗网撒向了帝国各郡县。
半月之间,触目惊心的现实便已呈于御前。
此刻,廷尉蒙毅手持一份纸张订好的文书站了出来。
蒙毅面容冷峻如铁,声音洪亮却无一丝温度,清晰地在寂静的大殿中回荡。
“臣蒙毅启奏陛下!经半月严查,各地官吏贪墨受贿、徇私舞弊等情事,已有确凿罪证者,名录在此!”
他身旁的御史大夫冯劫亦肃然出列,与蒙毅并肩而立,形成一股无形的压力。
两人一唱一和,将一桩桩触目惊心的案件、一个个名字,冰冷地念诵出来。
贪墨的数额、受贿的细节、枉法的过程……
证据链环环相扣,铁证如山!
尤其刺眼的是,这份长长的弹劾名单中,赫然有五个名字,是赵凌亲自教导出来的门生!
他们在三川郡的时候就跟在赵凌身边,赵凌教了他们许多东西。
他们本应是赵凌登基之后,大秦的栋梁,却短短数月的时间便被权力和金钱腐蚀。
这无疑是狠狠打了赵凌一记响亮的耳光,赵凌的脸色也是愈发阴沉。
这些案件,蒙毅早已整理成详尽的卷宗,先递交给总理政务的右丞相张良核实,张良确认无误后,又呈递给了赵凌。
赵凌对这一切,早已了然于胸。
面对这份名单,面对朝堂上百官的屏息注视,赵凌没有丝毫犹豫,更无半分姑息。
他目光如电,扫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带着不容置疑的帝王威压:“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朕之门生,更当以身作则!名单所列罪臣,无论亲疏远近,一律依秦律严惩,绝不宽贷!”
秦律素以严苛著称。
贪污数额巨大者,或弃市,或流放岭南瘴疠之地,十死无生。
行贿者,与受贿者同罪,绝不轻饶。
即便是行贿一枚半两钱这样的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