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穿越盛唐新生活 > 第111章 商界巾帼

第111章 商界巾帼

    第111章 商界巾帼 (第1/3页)

司马川走出南绛轩,长出一口气——终于谈成了!

    从此后,来自苏州、江宁、杭州、扬州的精美金饰、茶叶、丝绸就可以从这里源源不断的北上,到达突厥草原各部落的贵族帐篷里,戴在那些贵妇人的脖子上、耳洞上、手上、脚上,而换回来的,则是大漠草原上不可或缺的良马,转手再卖给军器监,听起来是一门不错的生意,实际上司马川很清楚,这是一宗毫无利润的生意。

    若不是靠了将极少数神骏非常的马匹卖给北方的高门望族和长安的达官贵人,藉以挽回些许损失,这宗生意是铁定赔钱的。

    因为,卖给军器监马匹的价钱,秦沛规定的极死、极低。比起河北、朔方、河东的地下马市,平均价格足足低了两倍不止!

    这些事情,玄宗知道得一清二楚,这也是出于他的授意。但是,他没办法给秦沛做出补偿。

    开元二年,为了防止对北方贸易中出现舍本求末的倾向,玄宗下诏,明令禁止金属、丝织品、奇珍异宝三大类出口。本来这三种东西和茶叶、瓷器一样,属于利润极高的物事,但正因为如此,朝野上下就出现了不重农耕重商贾的论调,民间则更是如此,长此以往,国家根本都要动摇,因此玄宗果断禁止了上述三类产品的出口。

    今人或许无法理解,为什么放着有钱的生意不去做,就算金属和奇珍异宝是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吧,那丝织品呢?它可是蚕吃桑叶吐出来的丝啊,绿色天然还可循环再生,明清时期都大力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发展丝织业,几成国家最重要的财政收入来源之一,为什么也要禁止出口来抑制其发展?

    殊不知民以食为天,在靠天吃饭的时代,吃饱肚子始终是第一要务,无论君臣。为什么重农耕?很简单,因为人要吃饭;为什么要抑商,因为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生活必需品可以不用去买,可以自己做、自己种,商人逐利,道德败坏,不利于礼孝仁义的统治、不利于社会安定。若是大家见到丝织品有利可图,都去养蚕种桑,谁来耕地种菜?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