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七十五章血夜痴情(二)

第七十五章血夜痴情(二)

    第七十五章血夜痴情(二) (第2/3页)

玲怀里的婴儿颈后,根本没有任何胎记。

    韦蓝欣突然笑起来,从包里拿出个绣品展开。那是块婴儿襁褓,上面绣着的月牙图案里,藏着行极小的字:"1987.07.20,吾女陈婷。" 她的眼泪滴在绣品上,晕开的水渍里,浮现出另一个模糊的月牙形 —— 那是洗不掉的血渍。

    通风管道里传来陈崇玲的咳嗽声,她拄着拐杖从阴影里走出来,翡翠耳钉在月光下闪着绿光。"当年偷走的不是孩子。" 她的声音苍老而平静,"是这份写着真相的襁褓。" 她指着韦蓝欣颈后的胎记,"那是移植记忆时留下的印记,真正的陈婷,早在七年前就......"

    林夏的手机突然响起,是苏晴发来的信息:"查到了,1987 年 7 月 20 日,毛群大厦出生了一对双胞胎女婴,其中一个患有先天性记忆障碍。" 信息下面附着张出生证明,母亲姓名栏写着:韦蓝欣。

    血月彻底消失时,第一缕晨曦透过穹顶照进档案室。林夏看着满地的狼藉,突然明白陈教授的真正用意 —— 他不是要保存记忆,而是要让被篡改的过去,在三十年后的血月之夜,重新回到属于它的地方。

    韦蓝欣将襁褓贴在胸口,颈后的胎记正在淡去。陈崇玲的拐杖轻轻敲击地面,发出规律的声响,像是在为某个被遗忘的灵魂打着节拍。林夏走到窗边,看着晨光中的毛群大厦,突然发现它的轮廓,与陈教授论文里的大脑结构图惊人地相似。

    楼下传来警笛声,张晓虎的同事终于赶到。林夏回头时,看见韦蓝欣正将半张照片放进陈崇玲手里,老太太的手指抚过照片上的自己,泪水滴在张晓虎的警徽上,晕开一小片暗红色的水渍,像极了昨夜的血月。

    当警察冲进档案室时,只看到三个沉默的人,和满地无法拼凑的记忆碎片。没有人知道在这个血月之夜发生了什么,就像三十年前那个夜晚,最终也只留下了一份语焉不详的失踪报告。

    林夏最后看了眼 27 楼的门牌,金属数字 "7" 的缺口处,还残留着暗红色的痕迹。他知道,有些记忆永远不会消失,它们只是被藏在了建筑的骨骼里,等待下一个血月之夜,被某个闯入者不经意间唤醒。

    走出毛群大厦时,林夏的手机收到条匿名信息,只有一张照片:七年前的解剖台上,年轻的陈婷正将手术刀塞进另一个女孩的手里,那个女孩颈后,有个月牙形的胎记正在流血。发送时间显示为 ——1987 年 7 月 20 日。

    晨光中的大厦玻璃幕墙,映出林夏身后九个模糊的影子。他突然想起陈教授论文的最后一句话:"当建筑开始记忆,人类就成了它的载体。" 远处的天际线正在亮起来,而毛群大厦的阴影里,似乎还有什么东西在悄然苏醒。

    林夏的皮鞋踩在 27 楼档案室的木地板上,发出吱呀的声响,像是在诉说着这栋老建筑的沧桑。月光透过穹顶玻璃,在散落的文件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宛如一幅破碎的拼图。他弯腰拾起一张泛黄的纸页,上面的钢笔字迹力透纸背,“记忆移植实验体 3 号,排斥反应指数 47%”,右下角的日期被咖啡渍晕染,隐约能辨认出 “1990.11.05”。这熟悉的笔迹,让他不禁想起陈教授留在解剖室的手稿。

    韦蓝欣正用手机拍摄散落的实验设备,她的手指在屏幕上滑动,试图拼接出完整的实验场景。当镜头扫过墙角的金属架时,她突然倒吸一口凉气。架子上并排放着十个编号的玻璃罐,罐内浑浊的液体里,漂浮着缠绕着红线的牙齿。“这是......” 她的声音有些颤抖,“我母亲的日记里提到过‘血祭容器’,说是用直系亲属的牙齿制成的。”

    林夏凑近查看,发现每个罐子底座都刻着名字。当看到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