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七章长白山提灯引路人(二)

第七章长白山提灯引路人(二)

    第七章长白山提灯引路人(二) (第2/3页)

路人这个职业充满了敬意和向往。她记得父亲每次进山前,都会仔细检查装备,脸上带着严肃而认真的表情。父亲告诉她,引路人的肩上扛着沉甸甸的责任,每一次出发,都要对游客的生命安全负责。

    父亲的敬业精神和对长白山的热爱,深深地影响了孙琰。当她成为一名引路人后,始终以父亲为榜样,严格要求自己,把引路人的责任和使命放在首位。她把父亲留下的那盏马灯视若珍宝,这盏灯不仅照亮了她在山林中的路,更照亮了她传承引路人精神的决心。

    随着时代的发展,长白山的旅游业越来越发达,来长白山旅游的游客也越来越多。引路人的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孙琰知道,要想让引路人的精神传承下去,就必须适应时代的变化,不断学习和进步。

    她积极参加各种培训,学习新的救援知识和技能,了解新的旅游法规和政策。她还学会了使用 GPS 定位系统、对讲机等现代化的设备,这些设备在救援和引导游客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她并没有放弃传统的引路人技能,她认为,现代化的设备虽然先进,但在某些情况下,传统的经验和技能依然不可或缺。

    孙琰还非常注重培养年轻的引路人。她把自己多年的经验和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年轻一代,教他们如何辨认方向、如何应对突发天气、如何进行救援等。她常对年轻的引路人说:“引路人的工作不仅需要勇敢和智慧,更需要责任和担当。我们要把长白山的引路人精神传承下去,让更多的人了解和热爱这片土地。”

    在她的培养下,一批年轻的引路人逐渐成长起来,他们像孙琰一样,不畏艰难,勇敢地守护着长白山的山林和游客。有一次,一位年轻的引路人在救援过程中遇到了困难,孙琰毫不犹豫地赶去支援。在她的指导下,年轻的引路人成功地完成了救援任务。事后,年轻的引路人感激地说:“孙姐,谢谢你,如果不是你,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 孙琰笑着说:“这是我们引路人应该做的,以后遇到困难,要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我们这个团队。”

    引路人的精神不仅体现在工作中,更体现在他们对长白山的热爱和奉献上。孙琰和其他引路人经常参加长白山的生态保护活动,他们清理山林中的垃圾,种植树木,宣传环保知识,用自己的行动守护着长白山的生态环境。

    每年的长白山文化节上,孙琰都会向游客讲述引路人的故事,展示引路人的装备和技能。她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更多的人了解引路人这个职业,了解引路人精神的内涵。很多游客在听完她的故事后,都被引路人的精神所感动,纷纷表示要向他们学习,爱护长白山,保护自然环境。

    引路人的精神,是长白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长白山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责任的担当。孙琰知道,传承引路人精神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但她有信心,也有决心,让这份精神在长白山的土地上永远传承下去,像长白山的青松一样,傲然挺立,生生不息。

    夜幕降临,长白山的山林被笼罩在一片寂静之中。孙琰提着马灯,走在回客栈的路上。马灯的光芒在黑暗中划出一道温暖的弧线,照亮了她脚下的路,也照亮了她坚毅的脸庞。在这盏灯的光影下,蕴含着她对长白山的坚守和对未来的期盼。

    孙琰已经在长白山当了二十多年的引路人,这二十多年来,她每天都在山林中穿梭,经历了无数的风雨和挑战。有人问她,为什么能在这么艰苦的地方坚守这么久。孙琰总是笑着说:“因为我热爱长白山,热爱引路人这个职业。每当看到游客们安全地走出山林,脸上露出开心的笑容时,我就觉得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坚守,意味着牺牲。为了做好引路人的工作,孙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