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左眼见飘心中喜 > 第十二章夜晚唱歌引痴飘(二)

第十二章夜晚唱歌引痴飘(二)

    第十二章夜晚唱歌引痴飘(二) (第1/3页)

    古琴突然弹出一串急促的音符,像是《夜奔》里的调子。阿鸾的身影在琴上旋转起来,月白衫裙裾飞扬,带起阵阵阴风。沈砚怀里的戏本自己翻开,停在《游园惊梦》那一页,墨迹突然渗出红色的液体,像是血。

    “她要你唱这出戏。” 周婆婆瘫坐在地上,拐杖滚到一边,“老夫人年轻时唱过,后来嗓子就哑了……”

    沈砚想起外婆临终前插着氧气管的样子,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像是有什么东西堵着。他握紧手里的墨锭,指尖被硌得生疼。阿鸾的身影已经完全清晰,那张脸竟与戏本上的画像有七分相似,只是眼睛空洞洞的,没有瞳仁。

    “救…… 我……” 阿鸾的嘴唇动着,声音却从四面八方传来,像是无数人在同时说话。沈砚看见她的手腕上缠着水草,指甲缝里嵌着黑泥,裙摆下露出半截白骨,触目惊心。

    琵琶声突然停了,库房里陷入死寂。那些黑色水渍里的人脸开始融化,顺着青砖缝流回门外。阿鸾的身影渐渐变得透明,古琴上的断弦突然自己接上一根,弹出个悠长的音符,像是叹息。

    “三日后…… 月圆……” 阿鸾的声音越来越轻,身影终于化作点点光斑,消散在晨光里。

    周婆婆这才瘫坐在地,大口喘着气。沈砚扶她起来时,发现她的后颈有串青紫色的指印,像是被人掐过。“老夫人说过,” 周婆婆的声音虚弱不堪,“听竹苑的秘密,都在那把琴里。”

    沈砚看向那架古琴,阳光透过窗棂照在琴面上,断弦的位置泛着淡淡的银光。他突然注意到琴底刻着的 “阿鸾” 二字旁边,还有个极小的 “砚” 字,像是后来补刻上去的,笔迹与前二字如出一辙。

    沈砚用软布擦拭古琴时,发现断弦的末端缠着些丝线。那是种极细的银线,在阳光下泛着冷光,线头处还沾着小块暗红色的东西,像是干涸的血迹。他想起琴底那个 “砚” 字,心脏莫名地抽痛了一下,仿佛被什么东西攥住了。

    “这琴用的是金丝楠木,” 周婆婆端来一碗参汤,放在旁边的矮几上,“老夫人说,阿鸾的父亲是做琴的,这是他最后一件活计。” 她的目光落在琴尾的虫蛀处,那里的木纹扭曲着,像是无数细小的手印。

    沈砚的指尖抚过那些木纹:“为什么琴底会有我的名字?”

    周婆婆往火盆里添了块炭,火苗舔着炭块发出噼啪声:“老夫人没说,但她临终前让我把这个交给您。” 她从怀里掏出个小巧的紫檀木盒,打开后里面是枚玉佩,雕着只衔着竹子的白鹭,玉佩边缘有处缺口,像是被人硬生生掰过。

    玉佩触手温润,沈砚翻过来,看见背面刻着个 “沈” 字。“这是……”

    “阿鸾的贴身之物。” 周婆婆的声音有些飘忽,“老夫人说,当年是她把阿鸾推下去的,就因为看见阿鸾跟沈先生的外公在桥头私会。” 她的目光突然变得锐利,“您外公,也叫沈砚。”

    炭火突然爆出火星,溅在青砖地上。沈砚捏着玉佩的手指微微颤抖,缺口处的棱角硌得掌心生疼。他想起外婆相册里那个穿长衫的年轻男子,眉眼间竟与自己有几分相似,只是笑容里带着挥之不去的忧郁。

    “外公为什么从没提过这些?” 沈砚的声音有些发闷,像是被什么东西堵住了喉咙。

    “他当年大病一场,醒来就什么都不记得了。” 周婆婆叹了口气,“老夫人守了他一辈子,也瞒了一辈子。直到上个月摔断腿,才把这些事断断续续说给我听。” 她起身往门口走,“我去准备晚饭,您…… 自己琢磨吧。”

    库房里只剩下沈砚和那架古琴。夕阳的余晖透过窗棂,在琴面上投下细长的光斑,像是时间的刻度。沈砚试着拨动那根自动接上的弦,琴音清越悠长,在空荡的房间里回荡,竟让他想起外婆哼唱的摇篮曲。

    他突然发现琴身侧面有个暗格,用指甲抠开后,里面藏着卷油纸。展开一看,是张泛黄的乐谱,标题处写着《夜鸾引》,字迹娟秀,正是戏本上那女子的笔迹。谱子的最后画着个简单的地图,标注着荷花池边的柳树根下埋着东西。

    沈砚揣好乐谱,往荷花池走去。暮色已经笼罩了庭院,荷叶上的露珠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