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捕鲸业!驱动大明的引擎! (第1/3页)
捕鲸这事儿,汤和越琢磨越觉得有门道。
水师要练战斗力,眼下还真没合适的对手。
倭国成了大明的奴隶国,那些倭寇早就被打得抱头鼠窜,连近海都不敢沾,只敢躲在一些偏僻岛屿上面;朝鲜的水师更是不值一提,几条旧船连自家海岸线都护不住。
东海水师在东海域里,说是“无敌”都不为过——没仗打,没敌寇可剿,将士们天天在船上晃悠,时间久了,再好的身手也得生锈,那股子悍勇劲儿难免要泄。
可捕鲸就不一样了。那巨鲸是活生生的对手,力气比十艘战船还大,性子野得很,要想拿下它,将士们不光得有膀子力气,还得懂配合、讲章法——瞭望手得提前发现目标,舵手得把船驾得稳稳当当,投叉的士兵得瞅准时机,收绳的众人得齐心协力,稍有差池,不光捕不到鲸,还可能被鲸掀翻船。
这不就跟实战练兵一个道理?
汤和想着,眼里渐渐有了光。
正如朱高炽所说,将士们追着鲸鱼跑,既能练眼力、练操船的本事,又能练团队协作,比在港里对着空船喊口号实在多了。
等他们真能把鲸鱼拖回来,那份“连巨兽都能拿下”的自信,可比操练场上练出来的底气足多了。
“好!就这么办!”汤和一跺脚,对朱高炽道,“老臣回去就从东海水师挑些精干的,先跟着船厂的人学怎么捕鲸。等这船造好了,第一趟出海,老臣亲自去看看!”
听到这话,朱高炽顿时含笑点头,眼里的光更亮了几分。
他早从沿海渔民的口中得知,渤海、黄海一带的鲸鱼多着呢。
常有经验老到的渔民说,开春后天气转暖,就能看到成群的巨鲸在水面换气,那黑压压的脊背连成片,能遮住小半个海面,喷出的水柱像白色的高塔,在几里外都能瞧见。
这些庞然大物在海里几乎没天敌——鲨鱼不敢惹,其他海鱼更是避之不及,再加上古人敬它们如神灵,从没人敢动歪心思,日子过得逍遥得很。
渔民们远远瞧见了,只会赶紧焚香祷告,祈求不要被“海神”迁怒,哪敢靠近半分?
可朱高炽心里清楚,这哪是什么神灵,分明是移动的宝库。
历史上,西方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眼尖地盯上了这些海中巨兽。
那时机器轰鸣着改变世界,而鲸身上的每一寸都成了工业急需的“燃料”与原料——鲸油能给纺织厂的机器润滑,能点亮工厂的夜灯,提炼出的甘油更是制造炸药的关键;鲸骨能做成束腰、伞架,在没有塑料的年代是稀罕的轻质材料。
一头巨鲸带来的利益,抵得上几船货物。
巨大的诱惑下,西方的捕鲸船像蝗虫般涌向海洋,从北大西洋到太平洋,无数捕鲸站在港口兴起,成百上千的水手驾着船,带着锋利的鱼叉和坚韧的绳索,追着鲸群的踪迹远航。
捕鲸业甚至催生了专门的地图绘制、船舶维修、油脂提炼等行当,成了那时不少国家的重要产业,连港口的繁荣都靠着这些巨兽支撑。
可以说,捕鲸业带给西方人的,是实实在在的财富洪流与社会变革的推力。
对彼时的西方各国而言,捕鲸船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