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捕鲸业!驱动大明的引擎! (第3/3页)
更大的船舱。
从捕鲸船的改良中积累的技术,会自然延伸到福船、战船的建造,让大明的船舰越造越大、越造越强,直至能扛住远洋的狂风巨浪。
而巨鲸带来的巨额利益——亮晶晶的鲸油、沉甸甸的鲸肉、价比黄金的龙涎香,会像磁石般吸引着百姓涌向海洋。
渔民会放下锄头,学驾船、学捕鱼;商人会凑钱组队,建船队、闯远海;工匠会琢磨新工具,造更好的船、炼更纯的油。
航海图会越画越细,港口会越来越热闹,连带着罗盘、绳索、造船木料的需求都节节攀升,整个航海业会像被注入活水,一日千里地往前冲。
到了那一步,即便朝堂上仍有固守陆地的声音,也挡不住这股向海而生的洪流。
战船会循着捕鲸船的航线,自然而然地驶向更远的海域——去巡视异域的岛屿,去与陌生的邦国打交道,去维护属于大明的海上秩序。
当龙旗在印度洋、太平洋的港口升起,当“大明水师”的名号让万邦敬畏,这条海上争霸之路,便算是真正走通了。
捕杀鲸鱼,从来都不只是为了那些“宝贝”,而是要借着这股子劲头,推着大明一步步走出近海,走向那片能承载起王朝新未来的辽阔海洋。
所以他这些日子总往造船厂跑,带着工匠们画图纸、改设计,连捕鲸叉的铁齿该磨多尖、绞车的绳索要用多少股麻绳拧成,都要反复琢磨。
“你看这叉头,”朱高炽指着工匠新打出来的捕鲸叉,对汤和道,“加了倒钩,一旦扎进鲸肉里,任它怎么挣扎都拔不出来。绞车的轮轴也加粗了,用的是最结实的枣木,保准能拽住它。”
汤和望着工匠手里那柄闪着寒光的铁叉,倒钩的棱面映出他鬓角的白发,却也映出几分炽热。
叉尖磨得锋利,仿佛下一刻就能刺破深海的幽暗,他伸手碰了碰,指尖被冰凉的铁意激得一颤。
转身望向远处翻涌的海面,秋风卷着咸腥味扑在脸上,他忽然觉得——或许用不了多久,那些被渔民焚香祭拜的“海中神灵”,真要换个身份了。
水师的小伙子们握着这样的铁叉,在颠簸的甲板上瞄准鲸背投出,那力道、那准头,可不就跟在战场上射向敌船的火箭一个道理?
等他们能把几丈长的巨鲸拖回来,再遇上倭寇的小快船,那还不是手到擒来?
这些巨鲸,可不就成了最好的“活靶子”,让水师在没仗打的日子里,也能天天练着真本事。
再往细里想,城里的烛台会换上鲸油做的蜡烛,亮得能照见窗纸上的纹路,读书人的夜课再也不用愁光线昏暗;酒楼的菜单上会添上“红烧鲸肉”,哪怕带着点海腥味,也能让百姓尝个新鲜,那些连杂粮都吃不上的人家,更是能靠这肉填饱肚子;北疆的士兵穿上鲸皮甲,寒冬腊月里行军,也能少受些冻。
汤和忍不住笑了,捋着胡须喃喃道:“说不定啊,过两年渔民见了鲸鱼,就跟见了摇钱树似的,再也不会烧香祷告,反倒要敲着船板喊‘好家伙,又来送宝贝了’!”
朱高炽拍了拍他的胳膊:“等船造好,咱们就去会会这些‘海中巨无霸’。到时候,保管让您见识见识,什么叫‘人定胜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