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 举荐!将门虎子徐允恭! (第1/3页)
可摆在面前的难题也有很多,最棘手的便是粮草。
从关内往岭北运粮,千里迢迢,戈壁荒漠、风霜雨雪,无一不是阻碍,运十石粮能到五石就算万幸,光是这损耗就让他焦头烂额,户部的账册上,每年岭北的粮饷支出都像一道醒目的血痕。
朝臣们更是为此吵翻了天。军方将领拍着胸脯喊“岭北不可丢”,说丢了这里,北疆门户大开,百年基业要毁于一旦;文官们却捧着户部的账册哭穷,一笔笔算给老朱看:“每年运粮的银子,够养三个卫的兵,够赈济两州的灾民,岭北就是块填不满的鸡肋,不如撤了驻军,把钱用在刀刃上。”
就连一向稳重的太子标,也曾一度劝他:“父皇,岭北眼下是烫手山芋,不如暂时放弃,等国库充盈、国力强了,再挥师收回不迟。”
老朱每次看到那些主张弃守的奏折,都气得摔杯子——这些人只算眼前的账,哪里懂长远的凶险?
丢了岭北,就等于给蒙古人留了块跳板,他们休养生息几年,必然卷土重来,到时候再想收复,付出的代价只会更大,迟早要反噬大明!
可他也知道,臣子们说的是实情。国库就那么多银子,东边要养水师,建设海关港口;南边江南水灾刚过,嗷嗷待哺的灾民等着赈济;西边边军的兵器盔甲早已陈旧,急需更换装备……处处都要用钱,确实顾不上岭北这个“吞金兽”,每年的粮饷调拨,都像在剜他的心。
老朱甚至已经在偷偷盘算,是不是先撤一半驻军,只留少量精锐守着克鲁伦河、鄂尔浑河这些要害之地,好歹能维持个据点,等将来有了余力再做打算……
却没想到,朱高炽竟想出了这么个高明的法子!
用贸易养驻军,让榷场的交易填补粮草缺口;用商路控草原,拿茶叶铁器捆住蒙古部落的手脚;用牧场养铁骑,让岭北自己生出震慑四方的武力……一环扣一环,既不用朝廷额外多花银子,又能稳稳守住岭北,甚至还能从中获利,简直是一举两得!
“好小子……好小子!”老朱猛地一拍大腿,声音都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先前积压在心头的愁云一扫而空,眼里迸发出从未有过的光亮,仿佛看到了岭北未来的繁盛景象,“这法子好!太好了!”
他站起身,在院子里大步流星地踱着,嘴里不停念叨:“屯田加贸易,自给自足,培养铁骑……对!就该这么办!那些文官不是说岭北是鸡肋吗?朕就让他们看看,这块骨头能啃出多少肉来!”
“父皇息怒。”太子标笑着劝道,“高炽这法子确实高明,既解了岭北的粮饷难题,又能把草原商路盘活,还能培养一支强悍骑军……将来这条路上的关税、贸易利润,怕是又能抵得上半个国库。”
“不止半个国库!”老朱大手一挥,语气斩钉截铁,“朕看啊,用不了三年,岭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