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密谋!士绅缙绅的不安! (第3/3页)
位,今日奉天殿之事,想必不用我多说了。”詹徽坐在主位,面色沉郁,指尖在案几上轻轻叩着,“那位胖殿下三言两语,便将咱们经营多日的局面搅得稀碎。岭北之事既定,咱们再想拦,已是难如登天。”
户部侍郎周肃叹了口气,接过话头:“詹大人说得是。往日里,陛下虽刚愎,却也需顾及国库盈亏,咱们还能以‘民力不支’、‘财用匮乏’为由进言。可如今……”
话说到这儿,他不由苦笑一声,“东海贸易一年便进账四千多万两,陛下手里有了银子,腰杆硬得很,咱们说什么,他都只当耳旁风。”
这话一出,满室皆静,随即响起一片低低的附和声。
“可不是么?”翰林院学士刘三吾捋着胡须,语气里满是无奈,“皇帝有钱了,真不是什么好事。咱们士绅能在朝堂立足,靠的是什么?无非是‘为民请命’的名头,是‘藏富于民’的说法——说白了,就是让陛下觉得,钱粮攥在咱们手里,他要办事,就得看咱们脸色。”
“可现在呢?陛下自己的钱比谁都多,根本不用求着咱们,更不用听咱们念叨什么‘士农工商’的规矩。”
“这才是最可怕的。”詹徽重重一拍案几,声音陡然拔高,“他成了无所顾忌的帝王!咱们士绅缙绅,历来靠着‘舆论’、‘财路’挟制朝局,可陛下手里有了源源不断的银子,既能养兵,又能赈灾,百姓只会念他的好,谁还会听咱们说三道四?长此以往,咱们在朝堂的分量只会越来越轻,处境岌岌可危啊!”
众人闻言,皆是心头一沉。
他们这些人,或是家族世代经营田产,在地方上呼风唤雨——从江南的万亩良田到中原的千顷庄园,佃户遍布数县,粮仓连成片,地方官上任都要先拜会他们,赋税轻重、徭役多寡,往往由他们一句话定夺;或是靠着门生故吏形成势力,在中枢左右决策——主考官点了状元,便成了“座师”,门生遍布六部,遇事递个条子、传句口信,便能让政令在执行中变味,连部院尚书都要给几分薄面。
可这一切的根基,都建立在“朝廷离不开士绅”的前提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