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7章 发展规划!琉球子民的期盼! (第3/3页)
、糖厂冒烟的景象,又看了看身边信心满满的朱高炽,忽然觉得,这趟琉球之行,或许真能成就一番功业。
朱高炽见朱橚干劲十足,笑道:“五叔有这份心就好。我在上海还有事,不能多留,等港口和糖厂开工了,我再派些懂技术的工匠过来。”
“好!好!”朱橚连连点头,“你放心,我定不会让父皇和大哥失望!”
夕阳西下时,一行人返回岸边。
李虎来报,三国军队已初步整编完毕,选出的精壮正在跟着护卫军操练;王相也递上了初步的土地统计,适合种甘蔗的地块竟有上千顷。
朱橚看着账册,又望向海湾边开始清理滩涂的身影,脸上终于露出了踏实的笑容。
朱雄英拉着朱高炽的衣角,小声道:“高炽,琉球将来真的会变得像上海一样热闹吗?”
朱高炽望着渐渐暗下来的海面,语气笃定:“会的。用不了几年,这里就会成为东海最热闹的商港,到时候,咱们再来看看。”
这话当然有些夸大其词,毕竟上海得天独厚而且背靠大明,有江南的富庶物产做支撑,有成熟的手工业和庞大的人口基数,远不是琉球可以相比的。
但是等到南洋贸易开展起来,琉球地处南洋与东海的咽喉要道,往来商船必经此地,补给、中转、贸易样样缺不了它。
到那时,不用像上海那样发展复杂的手工业,单靠港口关税、仓储租赁、货物转运,再加上甘蔗种植和雪糖加工这两条线,就能让岛上富起来。
商船多了,自然会带动客栈、酒楼、货栈等营生,子民有了活计,有了稳定的收入,日子只会越来越好。
虽说未必能赶上上海的繁华,却也绝对能成为海外数一数二的富庶之地,足够让周国站稳脚跟,让朱橚的封国兴盛起来。
夜色渐浓,周王府的临时驻地亮起了灯火。
朱橚还在和李虎、王相商议着开垦、建厂的细节,察度三人则带着各自的旧臣,兴奋地讨论着如何说服子民种甘蔗。
远处的海面上,大明水师的战船静静停泊,像守护这片土地的巨人。
琉球的天,确实变了。
而这变化的开端,就藏在那个胖殿下的笑容里,藏在周王朱橚燃起的斗志里,也藏在土著子民眼中重新亮起的、对好日子的期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