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8章 着眼南洋!安南国的重要性! (第2/3页)
明沿海前往南洋诸国,安南的港口是必经的补给站。若能将安南纳入大明版图,设郡县管辖,派驻官吏与军队,这里便能成为大明经略西洋的天然跳板,往北可衔接中原,往南可辐射南洋,比从广东、福建出发更具地理优势。”
他顿了顿,指尖落在安南南部的占城港,加重语气道:“你们看,从安南的占城港出发,向西沿着海岸线走,不出十日便能抵达暹罗的大城港、真腊的吴哥港,可直接与这两国开展贸易;向南顺着南海航线,二十余日便能直达满刺加——满刺加是东西方航线的交汇点,更是南洋贸易的核心;再往南,顺着满刺加海峡走,便是苏门答刺、旧港、爪哇、泞泥等南洋诸国。这些国家虽国土面积小,兵力薄弱,却个个掌控着海上贸易要道,比如旧港掌控着马六甲海峡东部入口,爪哇掌控着南洋东部的香料产地,若大明能以安南为根基,在占城港驻扎军队、部署战船,对这些国家形成军事与贸易双重威慑,便能将南洋的贸易权牢牢握在手中。届时,南洋的香料(胡椒、丁香、肉豆蔻)、象牙、红木、燕窝等珍稀物产,都能通过安南的港口集中,再由官府统一调度运往大明内地,既能避免民间商人私运导致的税收流失,又能充实国库,还能让中原百姓用上此前难得一见的南洋物产。”
朱元璋看着图上的航线,眉头微微舒展,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是说,控制了安南,就能拿捏住中南半岛与南洋诸国?”
“正是!”朱高炽点头,语气更为坚定,“近可制占城、暹罗、真腊——这些国家与安南接壤,若安南为大明郡县,他们便不敢再像往日那般与大明离心离德,甚至侵扰边境;远可控满刺加及南洋诸国——满刺加是东西方航运的必经之地,掌控此地,便能随时监测过往船只,防止倭寇或其他势力借道南洋侵扰大明沿海。”
历史上,朱棣出兵安南的决定与郑和下西洋战略意图的实现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郑和船队每次下西洋,都需经南海前往南洋及西洋诸国,而安南地处南海西侧,其稳定与否直接影响船队航线安全;同时,船队所需的淡水、粮食补给,以及与中南半岛诸国的联络,都需依托安南这一关键节点,二者在战略上形成互补,共同服务于大明拓展海外影响力的目标。
有学者认为朱棣“郡县安南”的决定过于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