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3章 新帝收猛虎,齐侯纳蛟龙 (第2/3页)
。就好像皇帝御驾亲征,先锋大将打赢了还不算,要将俘虏放回去,皇帝领兵重新打一遍,让他们重新投降一遍,明明是敌人强大你才要御驾亲征的啊,这不是荒唐至极吗?”
在荀先生面前,朱俊达全然不似在杨志鸿面前的轻松从容,恭敬如弟子一般,“荀先生教训得是,现在想来,的确是大意了。也是因为他威名太甚,准备不充分不敢动手,结果没想到竟成了眼下的局面。”
荀先生叹了口气,“事情发生了便发生了,后悔也无用。不过你的判断还是对的,如果朝廷里,能够把局面掰回来,至少俞翰文能够尽快安全返回杭州,这一局,咱们就依旧掌握着主动。”
朱俊达担忧道:“可是定海那边?”
荀先生淡淡一笑,想起王爷前两日派人送来的消息,笑容里满是自信,“我知道他去做什么,你放心,他成不了事的。”
他望向北方,“现在,就看朝堂里的情况了。”
中京城,一场朝会正在举行。
随着天德帝正式下葬,登基大典成功举行,新君的合法与正统再无人可以质疑。
虽然要明年才改元,但并不妨碍人们已经完全地全身心地步入了新的时代。
这场皇位更迭的变化中,埋葬了很多人。
楚王、杨相、陈相、宁远侯、威远侯
他们庞大的势力,在身为核心的他们倒台之后,也随之轰然倒塌,并且被蚕食殆尽。
而今日,所有人都在看着,那个人会不会同样步上述之人的后尘。
“宣江南总督,俞翰文觐见!”
太监的高呼声中,一个身影昂首阔步,出现在殿门之外。
当他走上殿,脚步也悄然收敛了桀骜,恭恭敬敬地在新帝面前行起大礼,“臣俞翰文,叩见陛下,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
龙椅上的年轻皇帝对这位绝对的朝中重臣并没有表露出什么敌意,反倒温声开口,“俞卿平身。”
“谢陛下!”
俞翰文谢恩起身,静立于廷。
“俞卿,先前有奏报,江南发生奴变,此事你可知否?”
新帝并未寒暄,而是直接开口,问及了主题。
不少人都看向俞翰文,想知道,这位权倾江南的封疆大吏,会如何回答。
不少江南派系的朝臣目光中,不禁露出几分紧张。
因为俞翰文自江南归来,便一直在朝廷的控制下,昨日抵达之后,也直接住进了内府,一切外人都无法接触,直至此刻。
以至于无法互通消息的江南朝臣,只能寄希望于这位江南总督,能够聪明些,再聪明些。
在一道道目光的注视下,俞翰文开口道:“臣受陛下重托,总督江南,此等大事,自然有所关注。”
“哦?那具体情况如何,因何而起,俞卿为朕及列位臣工,好好言说一番。”
俞翰文平静道:“此事的基本情况是,奴变自浙江湖州府起,而后迅速蔓延严州府、嘉兴府,继而波及全省乃至江南各地。”
“其具体表现为,奴仆大量聚集,威逼主家索要身契,以获自由。初期之时,若主家及时答应,便可相安无事,若有主家以暴力手段镇压,往往出现暴力对抗,而主家往往力有不逮,从而招致破家、损财、乃至于伤人之恶果。”
“其中典型,便是湖州董家,其府上先有数百奴仆聚集索契,被董家出动族兵镇压,悬尸示众。但此举不仅没有震慑诸奴,反倒激起对方反抗,最终董家阖家被劫掠,董家家主被奴仆所杀,悬尸示众,数代家业几乎丧尽。”
“而后,其势渐烈,往往有主家即使愿意交出身契,往往也招致索要钱财甚至于劫掠烧杀之事,乱子不小。”
“臣本欲干涉,但奉诏还京,不敢耽搁,只能暂时吩咐各府严加管控,好生处置。如今之状,倒是不清楚了。”
一番陈说,堪称条理分明,不偏不倚,让不少人都对这位江南总督,生出名不虚传之感。
新帝微微颔首,“朕有一疑惑,这些家奴为何以往这么多年,都能与主家相安无事,却在如今暴乱生变呢?”
顾相心头一凛,心知这是戏肉到了,想要用眼神示意俞翰文,但对方已经不假思索地开口了。
“陛下英明,一语中的。当初臣初闻此事,亦生同样之惑。然臣遣人调查,得到了两个答案。”
“从表面上看,是因为湖州府当时有一个话本广为流传,讲述的是一只猴子护送唐玄奘西天取经之事,此妖猴充满叛逆之心,大闹天宫,狂傲不羁,对看客之心多有煽动。同时,有流言说越王欲反,急需兵员,将行废奴之举,又给了这些家奴以期盼。从而在有心人的怂恿下,生出了奴变。”
“由此便有了两个说法,其一是此皆越王之手笔,的确是他将造反,想要以此吸纳青壮,壮大势力。”
“但也有一说是,钦差齐侍中抵达江南,有感于江南官商勾结之盛,欲以此破局,故而暗中遣人煽动奴变,以图搜集情报,同时扩充人手。”
新帝不动声色,“那俞卿以为,到底是何原因?”
朝中不少江南派系的朝臣低着头,面色微变。
这杀招,俞大人可怎么接啊!
要说是齐侯指使,那就又重复了之前踩过的坑,江南是朝廷的江南,怎么能对抗钦差呢!
若说不知道,那你这个江南总督怎么当的?
可若要说越王,那不是更顺了朝廷的意思?
而如帝党这些人,眼底则是略带着几分看好戏的神情,仿佛已经瞧见了俞翰文一会儿吃瘪的样子。
但如老太师、政事堂诸相等,却都是眼帘低垂,八风不动。
在各种不同的心绪之下,俞翰文开口道:“回陛下,臣以为此事很可能确系越王所为!”
此言一出,殿中悄然响起了一阵哗然之声。
似乎他们都没想到俞翰文竟然会如此干脆如此直接地将矛头指向了越王。
但同样,那些真正的朝堂大佬,依旧面无表情,似乎没有什么能够让他们惊讶,又或者俞翰文的言语完全在他们的意料之中。
龙椅上,新帝也微微挑眉,“俞卿何出此言?”
俞翰文拱手,“回陛下,臣此言,原因有三。”
“其一,齐侯抵达江南,江南官绅皆十分欢迎,未曾有刁难之举,一应诉求也无有不应,齐侯没有理由如此做,那排除齐侯的原因,自然就只剩另一种可能。”
“其二,先帝驾崩,陛下初登大宝,越王身为皇叔,完全有趁机为祸的理由。”
“其三,臣在江南,其实一直对越王之事有所耳闻,当初他曾与先帝争储,差点登上皇位,就藩以来,一直心存不满,在地方上表面不问世事,私下多有勾连经营之举。臣一直对此有所警觉,也布下了许多针对的防御。”
他抱拳道:“请陛下放心,只要他敢作乱,无需朝廷额外一兵一卒,臣便能轻松将其押解入京,听候陛下发落!”
听到这儿,不少聪明人才终于回过味儿来。
俞翰文这一手,妙啊!
人家至始至终都明确地想明白了一点:他要的是重新回到江南,回到江南总督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