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3章 自动钓鱼装置 (第2/3页)
能24小时自动工作的被动捕鱼系统。”
“说不定运气来了,这小小的投入,就会换来未来几天的食物保障。”
他从背包里拿出他的钓鱼套装,那卷坚韧的大力马PE线和一小盒伽玛卡兹鱼钩。
第一步不是去水边,而是走进了附近的树林,开始寻找制作弹性杆的完美材料。
“我们不能指望水边刚好有位置合适的弹性树木。”他一边搜寻,一边对着镜头解释。
“更可靠的做法,是自己制作钓鱼竿,然后将它们安装在任何我们想要的位置。”
“最好的材料是桦树或柳树的树苗,它们的木质纤维长,韧性极佳。”
他很快就在林中找到了一片生长着年轻桦树的区域,他从中挑选了三棵大约手腕粗细,长得笔直且长度超过四米的树苗。
用斧子和锯子,他迅速地将它们从根部放倒,并清理掉所有侧枝,得到了三根光滑修长的弹性木杆。
他将这三根未来的“自动鱼竿”,扛回了淡水湖边。
现在,他才开始勘察地形,寻找三个完美的“工位”。
最终,他选定了三个相隔十几米的位置。
接下来是安装鱼竿,这绝不是简单地把木杆插进土里那么简单。
他先在第一个钓位旁,用斧背将一根粗壮,长约半米木桩,深深地砸入地下。
还好,河边的土质还算松软,不是很费力地就轻松砸了进去。
然后,他将第一根桦木杆粗壮的一端,紧紧地抵住这个主锚点的后方。
为了防止木杆左右滑动,他又在主锚点两侧各打下了一根更细的辅助桩,形成一个稳固的“U”形卡槽。
最后,他用一段拆解下来的船用缆绳,将桦木杆的根部与主锚点,两个辅助桩,死死地捆绑在一起。
这样,无论水下的鱼有多大的力气,都绝无可能将这根鱼竿拖进水里。
这套由主锚点+卡槽+捆绑,构成的三重固定系统,组成了一套自动钓鱼装置的基础。
他又用同样的方式,将其余两根桦木杆也极其牢固地安装到位。
然后,他才开始专注于制作核心的触发机关。
决定将所有三个钓位,全部采用同一种,也是他认为最经典可靠的“4字形”触发机关。
他从岸边捡来一根手腕粗的干燥木棍,用斧子将其一端削尖,然后“咚!咚!”地用力将其牢牢打入离岸边约一米远的泥土里。
这是第一个机关的“立柱”。
接着他开始用那把大马士革猎刀,极其精细地制作触发机关的另外两个部件。
横杆,将其中一根削制成约20厘米长,在一端刻出一个浅浅的、可以卡住鱼线的凹槽,另一端则削成一个平滑的接触面。
支撑杆,将另一根树枝的两端,都削成了45度的精准斜面。
做完这三个部件,最关键的“上弦”步骤到来了。
他走到第一根已经固定好的桦木杆旁,深吸一口气,开始与这根充满弹性的木杆“角力”。
双手抓住桦木杆纤细的末端,用上全身的重量,一步步地将其向地面拉拽下来。
四米的长度,让这根看似纤细的木杆爆发出惊人的抗拒力,它在他的手中剧烈地颤抖着,发出“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