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砌墙与流冰初现! (第1/3页)
他将第二块石头挪开,从楔石堆里找来几片厚度合适的石片,垫在低洼处,然后再次将主墙石放上。
经过反复的增减和调整,两块主墙石的顶面终于达到了一个大致的水平状态。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耐心,他不断地用大石头作为主体,用小石头作为辅助,在凹凸不平的地面上,创造一个水平的平面。
他沿着地穴的三边,耐心地进行着这第一层的砌筑。
哪里低了,就用更大的石头或者多垫几片楔石,哪里高了,就往下挖一点泥土。
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在第一层砌完时,让所有石头的顶面,形成一个坚实稳固且基本水平的“U”形环。
当这最艰难繁琐的第一层终于完成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
地穴的底部,由一道由犬牙交错的石头构成,看似杂乱却极其稳固的石圈所环绕。
他没有休息,立刻开始了第二层的垒砌。
有了第一层作为相对平整的基础,接下来的工作变得流畅了许多。
他从主墙石堆里拿起一块长方形的石头,仔细地端详着它的每一个面,在脑中模拟它与下方石层顶面的咬合方式。
找准位置后,他将石头稳稳地放了上去,并严格遵循着干砌石墙最核心的法则“一块压两块”。
这个法则的含义是,上一层的每一块石头,都必须跨越并压住下一层两块石头之间的接缝。
这样做可以有效地将上方的压力向两侧分散传递,从而将无数独立的石块,锁成一个受力均匀、结构稳固的整体。
他不断地变换着手中的石块,时而侧放,时而竖放,在下方石层的顶面上反复试探。
寻找出那个唯一的,能实现最大接触面积和最佳咬合度的位置。
虽然已经基本吻合,但有的石头依然有轻微的晃动。
他会立刻从楔石堆里找出几片厚度合适的石片,“叮叮当当”地用一块小石头当锤子,将它们用力地敲进所有可见的缝隙里。
随着楔石的填入,原本晃动的石块被死死地卡住,再也无法被撼动分毫。
他的动作在重复中变得越来越快,越来越熟练,不再需要过多的思考和试探。
仅凭手感和长久训练出的空间直觉,就能迅速地为每一块石头找到它最合适的位置。
林予安开始同步进行墙体的双层砌筑,他先垒砌好内外两排主石,然后在中间形成的空隙里。
再用泥土混合着之前收集的干草和碎石,紧密地填充进去。
这不仅极大地增加了墙体的重量和稳定性,泥土和干草的混合物也提供了额外的保温性能。
时间在枯燥而又充满力量感的重复劳动中飞速流逝。
林予安除了几次短暂的喝水和食用贻贝肉补充能量,他没有一刻停歇。
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那道正在一寸寸升高的石墙上。
在砌到庇护所的石壁时,他停下了常规的墙体垒砌,开始着手建造壁炉的基座。
他挑选出几块最耐火的花岗岩,作为炉床和后壁的基础。
他特别注意未来打算将壁炉的后壁砌成一个带有微小倾斜度的弧形。
这样能更有效地将热量反射到庇护所内部,而不是让其直接通过烟囱流失。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暗淡下来,时间已经是下午六点。
凛冽的海风开始变得更加强劲,气温正在迅速下降。
“今天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