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收尸人 (第1/3页)
1916年4月1日,距离复活节还有21天,凡尔登贝尔维尔高地。
早上六点三十分。
呼!!!!
德军的信天翁侦察机从头顶呼啸而过,上面的驾驶员拿着手持照相机在不断向法军阵地拍照。
但奇怪的是尽管敌人就在自己上方,但是操作防空武器的士兵并没有展示出战场上紧张的一面,甚至可以说有些过于的“冷淡”了。
毕竟仗打了这么久,就是再木讷的士兵都已经开始有了经验。
明眼人都看的出来,德国人那个高度机枪根本够不着,由75小姐改造的防空炮更适合对付行动缓慢价值巨大的飞艇,而宝贵的炮弹也不该随意浪费。
情报泄露?
拜托,德国人飞的那么高,照相机拍出来基本就是模糊一片,本来也没什么威胁,只要他不飞到300米以下的距离那就随他去吧。
那么对方投弹怎么办?
拜托,在凡尔登这种地方哪有绝对安全的,就算是躲在战壕里,也没准会被随处飞来的一颗流弹射穿脑袋。
要是被信天翁这种侦察飞机丢下来的“小玩意”炸死,那只能说明你这个家伙太倒霉了。
抱着这种心态,战场上出现了一种非常微妙的默契——德国人的侦察机高高的来,拍了几张照片后又平平安安的离开,只要他不低空俯冲,地面部队也不动用宝贵的高射炮。
就像是准时打卡一样,信天翁侦察机摇晃着宽大的身体转回去。
当天空中彻底没有飞机的轰鸣声后,整个阵地变得寂静起来,甚至寂静的有点不像是战场。
下一秒。
一个类似平顶帽的头盔开始在坑道里晃动,接下来是第二个、第三个、第四个…像是被非洲刚刚下过雨的干旱地,整个战场突然又变得有了生气。
躲在坑道里的法军士兵纷纷如同鼹鼠一般站起身,他们弯着腰穿行在一条条交通壕内,翻出自己贴身的私人物品——饭盒和勺子。
早餐就要开始了。
“快点吃饭!过一会德国人就要上来了!”
有炊事兵提着木桶,把黑面包塞到士兵的手里,这种由黑麦、燕麦混合制成主粮,硬的和砖头差不多,直接吃下去会崩掉牙齿的。
好在炊事兵还提供了配菜——蒲公英、油脂和动物杂碎混合在一起烧成的汤。
虽然口感呛人以至于士兵们称呼它为“炮弹汤”,不过这个时候却是有它独特的作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