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 新皇(4k,求月票) (第3/3页)
落,王朝崩塌的末年之景出现。
那等景象,可当真是惨绝人寰,如今蛰伏的大妖敢出山屠尽一城,妖王更是放肆,屠戮州府之地,吞吃百万人族。
纵然有香火神灵,可是在这等乱世之下,也难以护持百姓生民,因此,当王朝崩塌之际,也是一国神灵的季世。
虽说这些嗜血妖族,最终一定都会被清算,但这其中所产生的伤亡,实在是太过触目惊心了。
千里无鸡鸣,白骨露于野
一国数千万之众,在新朝建立之时,竟可以只剩数百万人口,幸存者十不足一。
人间王朝最理想的传承,自然是在上一位武尊老去陨落之前,又有一位新的武尊诞生,如此,又可保五百年太平。
可现实往往比理想更残酷,五百年的承平,人间王朝自然是不会缺少武尊资质的天才,但却因为人心私欲,却未必能够在上一位武尊老去之前,诞生出新的武尊。
因此,能够承平千年的王朝,即便是寻遍神州也不多见,反倒是妖魔乱世,百鬼夜行之景,频频上演。
武德二年,初掌皇权,把控了军权的新皇,有些迫不及待地发起了北伐战争,意图收复丢失了五年之久的北境三州之地,同时也有意借助光复国土之战,彰显新皇威严,可以更好地收拢权力,推行国策。
这不是大雍在北境陷落之后第一次发起北伐,在老皇帝在位时,就曾发动过几次北伐战争,但都只是数万人的小规模反击,效果并不理想。
加之当时的皇帝年老体衰,心气不足,几场战争失利之后,也就暂时熄了念头,反倒是新皇上位,在年富力强的年纪,又看到自己继承的王朝疆域缺失了如此一大块。
因此,在自认为筹备足够之后,武德帝便毫不犹豫地发动了北伐战争,这场复土之战,若将后勤民夫算进去,竟有百万之众。
对于这场北伐战争,霍北望寄来的书信之中,对其褒贬不一,赞扬的自然是皇帝欲要驱逐兽蛮的锐意进取之心下,而抱怨的则是这位皇帝姑父,竟然禁止他参加这场战争,这让他极为不满。
他如今虽然才十六岁,却已经是罡煞境武夫了,这样的天赋资质,不仅是大雍开国以来的第一人,就是翻阅前朝史书,也找不到第二位。
如此优秀的天才,可他的皇帝姑父,却是违背了先前的诺言,不让他统兵上战场,必须要他突破成为天相,才准他当将军。
可即便是没有天命之人参加这场北伐大战,由武德帝发起的这场国战进展也依旧是颇为顺利。
不知道是兽蛮人在这五年的奢靡生活之中迷了心智,没了战心,还是太过于松懈,看轻了人族。
武德帝组织的北伐大军,三路齐头并进,北境三州各城光复的消息,便开始不断传回。
虽然收回的有不少是空城,即便是还有人烟的城市,其内残余民众,也基本与行尸走肉无异。但这也极大的提振了士气,凝聚了民心,更是提高了新皇的威望。
可这场看起来顺风顺水的战争,在北伐军队踏出被兽人攻破的北境边关时,遭到了首次失利,初战便有三万人被屠,一整支先锋军,全军覆没。
这等消息自然是列为绝密,不会举国宣扬,但大雍朝野之中,却是为之震动,而远在永兴县的风时安,却是不怎么奇怪。
五年时间,那群兽蛮人该抢的都已经抢完了,留下的都是些被糟蹋完了的空城破地,兽蛮自然不屑于留守,但退回老家,大雍军队再追过去,那群兽蛮人的战斗意志自然就不一样了。
再加上连战连捷产生的轻慢之心,以及补给线拉长,不熟悉地形等不利因素,一场小败,也算是情理之中。
当然,在风时安眼中,最重要的还是本应该被投入到这场复仇战争中的天命人被皇帝藏着捂着,不舍得放出来。
虽然也不是不能够理解一位皇帝惜才爱才之心,但这柄复仇之剑,只有染血,才能够绽放出最为璀璨的光辉。
“殿下,匠师传信,您当年吩咐打造的灵兵,将要完成了。”
当得到来自龙宫的消息时,风时安首次提笔,写了一封送往大雍京城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