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刘备:我的魅魔光环呢? (第2/3页)
之际,黄忠的叛变却给了刘备当头一棒。
这不仅仅损失了一员大将,更是对他个人魅力、对他毕生坚持的“仁义”信念的致命打击。
刘备越想越恼,越想越困惑,胸中无名火起。
尤其是想到那个义子刘封!
他待刘封如亲生骨肉,委以重任,赐予兵权,换来的却是如此彻底的背叛。
这种被至亲之人从背后捅刀的感觉,让他既痛彻心扉,又羞愤难当。
他猛地抬起头,看向一旁沉思的军师诸葛亮,声音带着压抑不住的怒火和悔恨:“悔不该当初!悔不该不听军师与云长之言!刘封此子,狼子野心,果真有反骨!”
“是我识人不明,养虎为患啊!”刘备言语间充满了自责与懊丧,
诸葛亮手持羽扇,眉头微蹙,眼神中同样带着凝重。
他轻摇羽扇,还是温言劝慰道:“主公,事已至此,不必为此等背主求荣之徒过分介怀。”
“他们今日叛离,实乃其心不正,非主公之过。”
“当务之急,是放眼全局。云长将军兵锋正锐,不日便可攻陷襄阳重镇。”
“而眼下最为关键的战略要务,乃是按既定方略,挥师西进,攻占益州!”
“益州沃野千里,天府之国,乃王霸之基业。”
“主公若能同时据有荆、益二州,则进可攻退可守,大业可期矣!”
刘备脸上依旧阴霾,眼中闪过一丝犹豫。
他叹了口气,声音略显疲惫:“军师所言甚是。只是……”
“黄忠、刘封新叛,军心难免浮动。不如……”
“待云长确实拿下襄阳,稳固了北线,再全力图谋益州,是否更为稳妥?”
诸葛亮心中一紧,他最担心的就是刘备在这关键时刻因仁义而裹足不前。
他连忙起身,上前一步,语气急迫:“主公!万万不可再迟疑了!战机稍纵即逝,刻不容缓啊!”
“如今曹氏内部因世子之争暗流汹涌,孙氏江东亦因权力更迭而自顾不暇,两家皆深陷内乱泥潭,无暇他顾。”
“这正是我们千载难逢的良机!天予不取,反受其咎。若此刻犹豫不决,坐失良机,待曹、孙两家缓过劲来,或益州刘璋加强防备,再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