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用脑过度的代价 (第1/3页)
随着这个想法的诞生,刚才还困扰着洛珞的许多问题,顷刻间似乎全部迎刃而解。
他第一次觉得原来顿悟可以来的那么快,那么直接。
这感觉他肚子才响了一声,下一秒直接坐到了马桶上,紧接着便是一股洪荒之力势不可挡的从体内冲出的畅快。
就是这么痛快。
趁热打铁,洛珞一边继续思考,一边把总工程师交给他的加密U盘推进读取器,十指飞快敲动输入密码,顿时前期预设的所有实验材料参数统统呈现到了他的眼前。
随着笔尖划过,洛珞开始把数据挨个输入到了【流形重构】里,顿时,一个记忆中十分熟悉的超大型火箭拔地而起。
“卧槽!”
“长征五号!”
直到这一刻,洛珞才知道,自己参与的这个目前代号为“预研五号”的项目,到底是什么。
他记得这个火箭好像得十几年后才正式升空的吧,这么早就开始预研工作了?
虽然脑子里想着些有的没有,不过他的动作可一点没有停下,一个个参数不停地输入进去。
跟拍摄《良医》时那种取巧的方式不同,在【头脑风暴】的作用下,他这次彻底做到了一心二用,甚至三用都不是问题。
只不过代价有些过于高昂。
银蓝色数据洪流在洛珞视网膜上奔涌,【流形重构】的虚拟空间里,长征五号火箭的每个铆钉都在量子层面重组。
“检测到材料参数冲突,启动自适应修正。”
果然,跟上次的情况一样,【流形重构】再次开始了对整个模型的修改,与之对应的,模型里的每一个材料参数也都发生着或大或小的变动。
原始参数:密度2.71 g/cm,抗拉强度480 MPa,锂含量1.0%。
修正过程:
系统检测到低温燃料储存时材料韧性不足,将锂含量微调至1.3%,晶界析出相重新排布。
密度降至2.68 g/cm,抗拉强度提升至510 MPa,-253℃液氢环境中断裂延伸率从12%优化至18%。
燃料箱减重3.2%的同时承压能力增强。
洛珞记得这似乎是燃料箱的材料,一个什么铝锂合金物质。
原始参数:耐温极限750℃,蠕变强度220 MPa/100h。
修正过程:
针对富氧燃气环境,系统在晶格中嵌入纳米级钇氧化物弥散相,重构γ'强化相分布。
耐温极限跃升至850℃,1000小时持久强度从180 MPa提升至245 MPa,涡轮叶片在极端热循环下的微裂纹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