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4章 后续的提升方案 (第3/3页)
合,这东西,靠张总工一个人啃不动。”
曹部长眼中精光一闪。
“尖端实验室…‘星河’那边最近有点新东西,专门做极端精密控制的,方向很对口。我会协调,争取让他们的核心团队,尽快介入‘银弦’后续的硬件预研。”
他所说的“星河”是国内另一个在量子精密工程领域深藏不露的绝密项目。
“好”
洛珞应下。
他知道曹部长口中的“协调”意味着多少资源和权限的调动。
他又补充道:
“还有纳米虫群的反应精度,现场表现合格,但远未到智能化的程度,‘零误差’是目标,现在响应率98.7%只是及格线,那剩下的1.3%,在复杂多变的真实战场空间里,可能就是生与死的分界。”
他眼前闪过模拟中几处纳米集群在复杂管道内出现的微小偏航。
“集群的‘本能’还需要更强?”
曹部长理解洛珞所指,是关于赋予那些微观“虫子”更基础的本能规则。
他想起报告里提到的那种让“虫群”自组织的精妙思路。
洛珞点点头:
“规则越贴近自然界的底层逻辑,就越坚固,越能抵抗复杂环境的干扰,但目前的规则架构,在高速、高压差下表现出了一点……脆性。”
“我需要信息控制组的李工,把大量极端环境下的失败和扰动数据进行深度清洗建模,找出集群决策链上那些不明显的‘死结’和‘冗余’,把规则再压缩、再精简、再贴近物理现实本身。”
他的语气带着一种探索本质的执着。
办公室再次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杯中的热茶静静散发着香气。
窗外的巨大试验场灯光似乎调暗了一些,进入了维护程序。
那些被“尘埃之怒”撕碎的模拟卫星残骸,已经在自动机械臂的清理下逐渐消失。
曹部长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视线落回洛珞年轻却沉稳得不可思议的脸上。
“委屈你了”
他终于又提起开场时的话,语气是真挚的:
“国之重器,却见不得光,勋章、嘉奖、庆典…统统只能压在箱底,连这个项目对外也只是一个虚无的档案编号。”
“那种事不重要”
洛珞见曹部长两次提起,也不知道是不是怕他多想,连忙摆了摆手。
他不是刻意谦虚,而是这种事他是真的不在乎,甚至也不想要。
手握系统的他,未来一定还会有更多领先时代的研究出来,这时候太招风头了可不是好事。
甚至这个“尘埃之怒”,要不是恰好拍《源代码》时做任务顺带着,让他了解了设计原理,他才不会把自己首个独立设计的项目放在武器上。
不过现在看来,效果也还不错,除了……他之前也有些担心自己的安全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