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344章 腾飞的翅膀

第344章 腾飞的翅膀

    第344章 腾飞的翅膀 (第3/3页)

 “刘乡长,这……这怎么行?地怎么办?各家的宅基地怎么办?这得花多少钱啊?”

    他的问题,也是所有人心里的疑问。

    “资金我们来解决,省里的灾后重建拨款和全国各地的捐款,我们会做一个详细的规划。宅基地,当然要从新村的房屋占地面积里面扣,咱不能占集体的便宜吧。”刘清明回答。

    他看着台下那一双双或疑虑、或期盼的眼睛,加重了语气。

    “我知道大家在担心什么。我向大家保证,这个新村,不是简单的把大家挪个地方。”

    “大家看看,统一风格的房屋,通电、通水,这些都只会比山上的更好”

    “山下有学校、有卫生所,有个头疼脑热,生个娃,都方便,孩子上学也不用走山路。”

    “最重要的是,”他停顿了一下,让所有人的注意力都集中过来,“你们的田地,就在山上,每天早起去田里劳作,晚上回村,也就是多走几步路,咱们会怕走路吗?”

    甘新华起身说道:“庄稼人,多走几步路算啥,只是这么好看的屋子,白给我们建?”

    刘清明说:“乡里所有的村子,今后都将统一建房,让所有人过上城里人的生活,当然,现在我们不宽裕,只能建这种小平房,等以后你们有了钱,还可以翻修改建,造那种小洋楼,那才是真漂亮呢。”

    甘如柏“呵呵”一笑,说:“我们东山村的人,相信刘乡长,你说咋办就咋办。”

    “你这个老东西,开始可不是这么说的。”

    几个村代表相互调侃,气氛轻松起来。

    刘清明知道,他们都心动了。

    农民就是这样子,你只有让他们看到好处,他们才会甘心跟随。

    刘清明本身的信誉,就是最好的保障。

    他手上的资金有限,搞不出前世那种“新农村”的标准。

    一家一幢平房,造价也不会太高。

    否则,他也没办法。

    就算这样还得精打细算。

    这个项目一旦立项。

    还能把乡里原来规模不大的红砖厂、预制板厂和沙石场给盘活。

    也算是一个不小的经济增长点。

    东山村带了头,其他的村子也不甘落后。

    谁不知道,刘乡长从来没有食言过。

    毕竟看到这么漂亮的实景图,谁不想住进新房子呢?

    山里的一切又不会跑,祖坟就在那里,多走几步路的事。

    田地也在那里,还是多走几步路的事。

    而新房子,却是实实在在的。

    政府把事情做到了这一步。

    傻子才会拒绝呢。

    而对于清南市政府来说,避免了在山上搞建设。

    节省一大笔成本。

    又可以增加一个不小的土建项目。

    这都是可以算进年终GDP统计的呀。

    就这样。

    一个三方共赢,不知道谁输的方案。

    在清南市政府工作会议上得到批准。

    七月底,第一支建筑队开进了云岭乡。

    在乡政府重新规划的空地上,开始了新一轮的建设。

    时间很快进入八月。

    刘清明在乡政府接到家里的电话,弟弟刘小寒考了592分。

    超过他的估分整整20分。

    只不过,这个分数没能进入他心心念念的复旦,而是被蜀都省的电子科大录取。

    刘清明倒是觉得这个结果没什么不好,在他的劝说下。

    刘小寒放弃了复读的打算,开学后就会离家。

    虽然有些遗憾,但向往的大学校园,更容易让处于青春期的少年迷醉。

    只不过,对于刘清明来说,他也得到了一个不好的消息。

    作为去年清江省向中央推荐的全国十杰候选人。

    刘清明在第二轮筛选就被淘汰。

    没能进入最终名单。

    女友告诉他,落选原因还是因为去年他的硬实力不够。

    明面上的成绩只有一个公安部的二等功。

    赴京那事,虽然与他有关,却不能算是成绩。

    反而是今年,他的工作成绩,要出彩得多。

    省委宣传部已经决定,将他列入明年的候选名单。

    冲击01年的全国十杰。

    对于这个结果,刘清明并不十分在意。

    重生已经够逆天了,他更愿意低调做人。

    这份淡然,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

    毕竟那可是全国性的荣誉啊。

    一旦进入档案,得少走多少路?

    殊不知,比起这些东西。

    刘清明更关注一件大事。

    01年九月,华夏完成了最后一轮入世谈判。

    至此,从“复关”到“入世”。

    华夏整整用了15年,才加入世界贸易这个大家庭。

    刘清明知道。

    华夏经济的腾飞,开始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