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 > 第411章 于锦绣的成长、汪明远的遗憾

第411章 于锦绣的成长、汪明远的遗憾

    第411章 于锦绣的成长、汪明远的遗憾 (第2/3页)

  而祁卫国,则是需要时间来消化他今天看到的这一切。

    两人一前一后,走进了刘清明的办公室。

    陶丽梅给两人倒上了茶水,然后安静地退了出去。

    “老祁,怎么样?”刘清明先开口。

    祁卫国沉默了一会儿,才说:“没想到,真的没想到,她已经成长到这个地步了。”

    刘清明说:“说实话,我更希望组织上能给云岭乡派来一位老成持重的干部。他不需要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只要能毫无保留地支持于锦绣,支持现在乡政府的班子,把我制订的这些规划坚定不移地延续下去就行。”

    他看着祁卫国。“你显然不是这样的人选。”

    祁卫国没有立刻接话。

    他从口袋里摸出烟,递给刘清明一根,自己也点上,深深地吸了一口,让烟雾在肺里转了一圈,才慢慢吐出来。

    “我理解你的思路。”祁卫国的声音有些沙哑,“现在的云岭乡,不需要两种声音,更不需要两个大脑。你搭的这条路太好了,好到任何人都想不出更好的路。它现在需要的,只是一个坚决的执行者。”

    刘清明说:“所以我劝你考虑清楚。接下来的两个月,你可以多过来看看,实际地看一看我为云岭乡设计的这条路到底是怎么走的。如果你不认同,或者你有自己的想法,我劝你还是不要来。否则,你就算来了,也待不下去,对你,对云岭乡,都不是好事。”

    祁卫国吸了半根烟,忽然把烟头在烟灰缸里用力摁灭。

    他抬起头,看着刘清明。“不,我现在更有兴趣了。”

    刘清明的脸上看不出什么表情。

    祁卫国接着说:“就这两个月。我想亲眼看看,我们之间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刘清明看着他,从对方的表情里,他看到了一种郑重。

    这个改变是好的。如果祁卫国只是抱着下来摘桃子的心态,或者带着太多自己的小心思,只会给云岭乡已经形成的良好发展势头添乱。

    “欢迎你,老祁。”刘清明说。

    送走心思复杂的祁卫国,刘清明刚回到办公室,就接到了清南市委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是通知他,作为新任市委常委,出席第二天的市委常委会例会。

    这是他第一次以常委的身份,参加这个会议。

    第二天上午,刘清明准时出现在市委大楼的会议室门口。

    时隔多日,他再一次见到了市委书记何群。

    与上一次见面时相比,如今的何群,整个人的精气神都差了很多,显得有些颓唐。

    “何书记。”刘清明主动打招呼。

    何群勉强挤出一个笑容,说:“清明同志来了。”

    他本来想习惯性地叫一声“小刘”,话到嘴边,又硬生生改了口。

    对面这个年轻人,已经是有资格和自己坐在一个桌子上的市委常委了。

    刘清明对他依然保持着应有的尊重。

    这份尊重,不是给何群个人的,而是给他所处的位置,是给组织的。

    何群这种干部,是目前大多数干部的缩影。

    平庸,保守,热衷于官场上的各种潜规则,唯上不唯实。

    对自己的一亩三分地看得很重,对经营自己的小圈子有着近乎偏执的执念。

    所以他才会在去年的“五月事件”中,急不可耐地跳出来,想要打压刘清明这个不听话的“刺头”。

    对于这样的人,刘清明一向的原则是,能合作就合作,不能合作就井水不犯河水。

    只要对方不主动挑事,他也不会去计较。因为这样的人太多了,根本计较不过来。

    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产生忌惮,不敢来招惹自己,双方达成一种微妙的平衡。

    就像现在的何群和汪明远。

    汪明远在“五月事件”中处理得当,获得了上级的肯定。

    而何群,则是在那件事上大大失分,他应该已经清楚自己未来的结局。

    如果他现在再不识时务,恐怕连平安落地都可能成为一种奢望。

    汪明远对此也没有赶尽杀绝,反而是在公开场合,给予了何群应有的尊重。

    这恰恰是他想要达到的目的。

    常委会例会开始。

    市长汪明远当仁不让地主持了会议。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