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4章 快要被这个学生榨干 (第1/3页)
沈南初就这样,正式成了考古泰斗沈渊的关门弟子。
消息还没传出去,不然不知要羡煞了多少。
沈渊虽对沈南初的聪慧有所耳闻,但毕竟不知其底细深浅,本着严谨的教学态度,他决定先摸摸这个新徒弟的斤两。
起初,他给沈南初布置的任务,还带着些试探性质。
譬如,将一批新出土的、铭文模糊难辨的青铜器碎片拓片交给她,要求她在一周内完成缀合、释读并撰写初步分析报告。
这任务对于普通研究生来说,至少需要月余,且需反复查证。
沈渊想着,能完成个六七成,便算极佳了。
不料,第三天一早,沈南初就将一份装订整齐、字迹工整的报告放到了他的书桌上。
不仅所有碎片被精准缀合,连那些几乎被铜锈覆盖的铭文,也被她以极高的准确度释读出来,甚至指出了几处以往学界释读中可能存在的谬误。
沈渊拿着报告,对着拓片反复核对,越看越是心惊。
他不信邪,又找来了几卷遗书中最为潦草难辨的残卷,涉及佛经、变文乃至一些世俗文书,内容驳杂,字迹狂放。
这次他给了十天期限。
结果第五天,沈南初再次交卷,不仅将残卷分类整理得清清楚楚,还对其中几处关键段落进行了精当的校勘和注释。
“这孩子……莫不是生而知之?”
沈渊看着那份报告,喃喃自语。
沈南初表现出来的,不仅仅是过目不忘的记忆力,更是一种对古代文字、历史背景、文献脉络近乎天生的敏锐洞察力和融会贯通的能力。
这聪明劲,让他恍惚间想起了年轻时曾惊鸿一瞥、却英年早逝的一位故人,那位也是这般惊才绝艳。
惊讶之余,沈渊的好胜心和爱才之心被彻底激发。
他决定在教导沈南初这件事上投入更多心思,非得把自己压箱底的本事都掏出来不可,看看这丫头的极限到底在哪里。
然而,他很快发现,沈南初的聪明已经近乎妖孽。
他讲解复杂的古文断代方法,她不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