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长史献策 (第1/3页)
    这五个字,何其狂妄,又何对他的胃口。
    姜恪压下心头的激动,没有立刻细看,而是紧紧握着竹简,对徐庶郑重道:“先生大才,屈身于此,是本王之幸。从今日起,先生便是我雍王府长史,总领幽州一切政务!”
    此言一出,不仅徐庶愣住了,就连旁边一直默不作声的赵云澜,都忍不住侧目。
    长史,一地藩王之下的最高文官,相当于半个宰相。
    这才见面多久?就许下如此重任?
    徐庶嘴唇动了动,刚要推辞,却被姜恪一个眼神制止。
    “先生不必多言,本王用人不疑。走,回府!本王要让全幽州的官,都来听听先生的平天下之策!”
    雍王府,议事厅。
    气氛压抑得有些沉闷。
    姜恪高坐主位,神情莫测。
    左手边,新任长史徐庶一身洗得发白的儒衫,安静地坐着,与这府邸的威严有些格格不入。
    右手边,虎豹骑指挥使赵云澜抱臂而立,一身煞气让堂下众人不敢抬头。
    下方两侧,坐满了幽州城的旧官吏。
    为首的,正是那见风使舵的城防都尉张诚。
    他们一个个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但眼角的余光,却都若有若无地瞟向徐庶。
    一个从贫民窟里捡回来的泥腿子书生,一跃成了他们的顶头上司?
    凭什么?
    谁服气?
    “咳。”
    一名主管户籍的老官吏清了清嗓子,皮笑肉不笑地拱手道:“殿下,并非我等质疑您的决定。只是这位徐长史,看着面生得很,不知他对我幽州的困境,可有了解?政务繁杂,可不是纸上谈兵那么简单呐。”
    这话说得客气,其中的轻蔑和挑衅却毫不掩饰。
    其余官吏纷纷点头附和,看向徐庶的眼神里充满了审视。
    张诚缩了缩脖子,没敢出声。
    他见识过殿下的手段,也见识过那水车的厉害,直觉告诉他,这个瘦弱书生,恐怕不好惹。
    姜恪端起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没有说话。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不让徐庶亲手把这群老油条镇住,日后推行政令,必然是阻力重重。
    万众瞩目之下,徐庶站了起来。
    他没有动怒,甚至脸上还带着一丝温和的笑意。
    他对着那名户籍官吏微微躬身,道:“这位大人说的是。政务,确实不是纸上谈兵。”
    他顿了顿,环视一周,将所有人的表情尽收眼底。
    然后,他走到了大厅中央,将手中的《幽州平天下策》“哗啦”一声,在长长的案几上完全展开。
    那竹简极长,铺开后几乎占据了半张案几。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蝇头小楷,还用朱砂绘制了各种图表。
    “幽州之困,无外乎四点:民心不附,兵备松弛,豪族盘踞,府库空虚。”
    徐庶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
    “欲破此局,需行四策。”
    他伸出第一根手指。
    “其一,清丈田亩,收归王有。将所有从豪族手中收缴的田地,以及无主荒地,全部重新丈量登记在册。王氏、李氏等逆贼豪族,隐田三万七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