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班师回朝 (第2/3页)
插上了一面小小的黑色龙旗。
“踏平府邸,是小道。”他拿起那面旗子,在指尖转动着,“我要的,是让他们自己,把脖子洗干净了,送到我的刀下。”
他看向高顺,语气不容置喙:“高顺,你和陷阵营,必须留在幽州。你是幽州最后的屏障,也是我最硬的底牌。在我回来之前,幽州城,交给你了。”
高顺张了张嘴,最终还是低头领命:“末将,遵命。”
姜恪又转向徐庶:“元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城内政务,百废待兴,全靠你了。水泥的烧制,农具的改良,流民的安置,一件都不能停。我要让他们看看,我姜恪的幽州,和我姜恪的人,都不是好惹的。”
“庶,定不辱使命。”徐庶躬身一拜。
“赵云澜。”姜恪唤道。
一直沉默地站在角落里的赵云澜上前一步:“末将在。”
“你,点三百虎豹骑,随我回京。”
徐庶一惊:“殿下,三百人,是否太少了?”
“不少了。”姜恪的目光落回沙盘,眼神幽深,“三百虎豹骑,足以让京城里那些人看清我的实力。人再多,就不是献俘,是逼宫了。”
他顿了顿,拿起一枚代表俘虏的黑色棋子,重重地按在沙盘上。
“这次回京,我最大的依仗,不是兵,不是刀。”
他的手指敲了敲那枚棋子。
“是他们。”
三日后,幽州城门大开。
冬日的阳光惨白无力,照在皑皑白雪上,反射出刺目的光。
姜恪一身玄色王袍,外罩锁子甲,骑在战马之上。他的身后,是赵云澜和三百名身披重甲、气势森然的虎豹骑。
而在他们之后,是一条望不到头的长龙。
那是上万名被绳索捆绑,垂头丧气的蛮族俘虏。他们被幽州兵士押解着,一步一步,走上南归的路途。
城门两侧,站满了前来送行的幽州百姓。
没有官府的组织,没有强制的命令。他们是自发前来的。
有拄着拐杖的老人,有抱着孩子的妇人,有刚刚能拿起武器的少年。他们的脸上,带着敬畏,带着感激,也带着一丝担忧。
“雍王千岁!”
不知是谁先喊了一声,紧接着,呼喊声汇成了一片海洋。
“北境之王!”
“殿下,早日归来啊!”
姜恪勒住缰绳,回头望向这些面孔。这些曾被他用“猪饲料”救活的百姓,此刻眼中闪烁的光芒,比这冬日的阳光更加灼热。
这才是他的根。
他没有多言,只是对着城头的方向,对着那些百姓,重重抱拳。
“出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