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又见鸣金收兵 (第3/3页)
余’?!”天幕中丁应泰含恨疾书的侧影,与杨镐得意抖出张位书信的画面交替闪过,将洪武君臣的怒火彻底点燃。
兵部尚书沈溍须发皆颤:“临阵换将已是兵家大忌,杨镐为私谊竟致功败垂成!更可恨战后匿丧不报,欺君罔上!此獠不诛,军法何存?!”他身后兵部侍郎恨得把牙咬得咯咯响,仿佛杨镐就在眼前。
“何止兵部!”户部尚书脸色铁青,“万历年间一次败仗便损兵数千,需耗多少粮饷才能练出这些精兵?更别提抚恤银米!若在洪武朝,户部库底早让他败光了!”他袖中手指飞快掐算,越算心越凉。
武将班中,徐达盯着天幕溃败场景,面沉如水:“雨雪交加,火器失效,就该当机立断转入守势,据住已夺营寨!杨镐竟带头奔逃,该杀!”蓝玉更是直接按剑出列:“陛下!若让末将在蔚山,先斩杨镐狗头悬于纛下,再与倭寇决死!”阶下众将轰然附和,杀气盈殿。
朱棣死死攥紧拳头。天幕里明军溃兵被倭刀追砍的画面,与七年前他随徐达北征时见过的边民惨状重叠。“父皇!”他猛地跪倒,“儿臣请旨,他日若领军,必立铁律:凡匿败冒功者,主将凌迟,监军斩立决!”少年燕王的厉喝在殿梁间回荡。
马皇后却凝视着天幕一角——丁应泰伏案疾书的剪影。“重八,”她声音不高,却压住满殿怒潮,“这姓丁的小官……倒像颗铜豌豆。”朱元璋顺着她目光看去,怒火稍敛:“是个有种的!可惜……”可惜万历朝中,这样的硬骨头太少了!皇帝的目光扫过满殿忠耿的洪武臣子,既骄傲,又涌起深重的忧虑。
“查!给朕彻查!”朱元璋的咆哮震得琉璃瓦簌簌落灰,“兵部、五军都督府听真:自即日起,凡边将塘报,须经监军御史、随军纪功给事中及主将三方画押!敢有瞒报战败为大捷者——”他森冷的目光扫过噤若寒蝉的群臣,“诛九族!”
圣旨如金戈交鸣砸在地上。奉天门外,北风卷着雪粒子抽打宫墙,呜咽如阵亡将士的英魂徘徊不散。万里之外的万历朝鲜战场,丁应泰的奏疏已装入漆盒,正以八百里加急飞向紫禁城。而杨镐行辕里,庆功宴的酒刚刚烫热,张位、沈一贯的“手书”被供上案头,烛火跳跃映着“蔚山大捷”的奏报,字字腥红。
史载:丁应泰上疏劾杨镐二十八罪、十可羞,直指张位、沈一贯结党欺君。
首辅赵志皋虽力保杨镐暂未下狱,然明军尸骨未寒,弹章已如雪片。
而洪武奉天殿内,新铸的“大明军功稽查铜匣”正被朱棣亲手捧起,寒光凛凛映着他年轻的脸庞——一个全新的军法时代,正从这场跨越二百年的愤怒中破茧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