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胳膊肘拧不过大腿 (第2/3页)
的话,钟会就知道麾下众将对他是什么态度了。有助于他接下来的行动,比如说提前判断出谁可以收买,谁在背后使坏,谁又是当面叫好,背地摸刀。
至于只抢信,不杀信使,就是为了让石守信背锅。失去信物的石守信,无论是逃亡,还是返回大营指证,又或者是空着手去长安,都是死路一条。
这一局,他就是被献祭的祭品!
钟会在看完信后,便会彻底销毁证据。无论司马昭事后怎么查,都是死无对证。
这个局,对于石守信来说就是死局,可他偏偏就能死中求活,如同泥鳅一般,从一条细缝中钻了出来!
钟会以为自己得手了。
卫瓘以为自己得手了。
军中诸将也以为自己得手了。
可是谁也没料到,本该在长安两眼一抹黑的司马昭,最后看到了书信。
石守信手里的本钱最少,赢得反而最多!
司马昭站起身,在羊祜别院的书房内踱步,脑子在飞速运转,权衡利弊。
他忽然想起了什么,看向石守信询问道:“你也参与了伐蜀,现在军中情况如何,敌情如何?”
司马昭不是没看到战报,但是他想听听前线的人当面会怎么讲。
“阳安关已经在我军掌控之中,大将军下令大军班师回朝即可,不必在汉中徒耗粮秣。
汉中可以屯兵,可以屯田,兵戈粮秣皆是不缺。
蜀地北面虽然多山,但汉中之兵可以持续骚扰,消耗蜀国国力。
蜀地运粮到北面关隘,消耗比我们大得多。将来时机成熟,大将军灭蜀不过反手之间罢了。”
石守信对司马昭作揖行礼说道。
听到这些话,一旁的羊祜差点就给石守信鼓掌叫好了!
对于伐蜀的形势,朝中并非找不到目光如炬之人。只不过,要把司马昭的心思揣摩得如此精准,还是很要些水平的!
此番伐蜀,难道就只能夺取汉中么?
那显然不是。但是,司马昭要的,就只有汉中而已,多了反而是麻烦。
“叔子,你与石守信相熟,就让他在你这别院里住几天。
到时候我自有安排。”
司马昭站起身,跟羊祜交待了几句,便离开了别院。看似是让石守信住在这里,实则是让羊祜监视和软禁他。
等司马昭离开以后,羊祜这才弄来一壶酒,从地窖里面弄来一些冰,将酒水冰镇以后,给石守信倒满,二人在书房里边喝酒边聊天。
“敢当这次公干,看起来相当凶险啊。”
羊祜感慨说道。
石守信点点头道:“确实如此,此番伐蜀兵多,大将军的安排,乃是兵将错配分权,没有人能一家独大。”
“只可惜仗还没打完,军中便已经闹起来了。”
羊祜叹了口气,不知道该怎么点评。
其实,也不能怪伐蜀军中鸟事多。最大的责任,正是司马昭自己不“亲征”,又担心别人造反。所以最后不得不采取这种“多龙闹海”的格局。
如果司马昭自己能打,自己亲自带兵伐蜀,那就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大唐开国之君李二,不就是如此么?他带兵,手下一堆骄兵悍将还不是乖乖听话,谁又敢有歪心思?
老登李渊名义上是皇帝,又能如何?最后还不是看谁的刀更快!
“此番伐蜀,钟会必亡,不可能活着回到关中。”
石守信沉声说道。
这件事很多人心中都有共识,不过羊祜还是想听听石守信怎么说。
他佯装无知问道:“敢当何出此言?”
“很简单啊,因为钟会不死,我就要死了。”
石守信苦笑道。
钟会是聪明人,他迟早会发现,石守信已经用其他的办法,把钟会截留的书信送到了司马昭手中。
他能饶得过石守信么?就算饶过,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