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
关灯 护眼
优秀小说 > 刘宋:未满十二,是关中之主 > 077复命与家书

077复命与家书

    077复命与家书 (第1/3页)

    安定士族在杜骥的监督下,乖乖奉上了隐户与侵占的田地。

    他们不是害怕杜骥,是害怕跟着杜骥巡视的飞骑军,对此纵有不满,也只能往肚子里咽。

    正如刘义真所预料的那样,安定士族比不得渭南高门的富裕。

    各家奉上的隐户总计也只有七千余户,这已经是刘义真把他们掏空了的结果,除了合法拥有的奴婢数额外,真的不剩了。

    赵康拖家带口地离开了梁氏坞堡,跟着队伍前往设在安定各县的临时营地。

    他回首望去,眼中满是不舍。

    自永嘉之乱以后,百余年来,他祖祖辈辈都生活在这座坞堡里。

    尽管日子过得清贫,还时常要作为部曲,跟着梁家子弟迎击贼寇、溃兵,但至少能在这个乱世中存活下去。

    如果是以前,就算被赶出了坞堡,安定郡到处都是荒田,可以自行垦荒。

    之所以不肯脱离,一方面是因为失去了自由,不是想走就能走的。

    另一方面,安定这地方连年征战,太乱了,没有了坞堡的庇护,指不定会有多少溃兵闯进家门。

    那些溃兵,一个个穷凶极恶,抢你的粮食,玩弄你的妻女,还要杀人,他们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如今晋军收复了安定郡,胡夏与之交好,倒是没有了外敌的威胁。

    但刘义真让人丈量荒田,要给军士分田,民户自然也就没有办法依据占田令,自行开垦荒田了,又让这些被交出来的隐户如何维持生计。

    妻子一直在身边抽泣,听得赵康心烦意乱。

    他没好气地训斥道:“哭什么哭,晋人既然把我们讨要过去,就一定会有安排,况且天无绝人之路,就算是给人佣耕,有我在,无论如何也饿不死你。”

    赵康虽是汉人,不过沦落胡尘上百年,对晋人的身份并没有认同感。

    但有一点确实没有说错,刘义真既然讨要了他们,肯定会安排妥当,不会任其自生自灭。

    赵妻害怕的不是这个,她哽咽着解释:“妾身只是担心今日离开了坞堡,将来再有战祸,寻不到庇护之所。”

    赵康闻言,不以为意:“放心吧,如果晋人守不住安定,梁家也一定会重新收留我们。”

    ......

    就在隐户们纷纷往城郊的营地集结之时,安西将军府参军李德彰跋山涉水,由彭城返回长安,再从长安北上,终于来到了安定。

    与他一起来的,还有一名头戴狐皮小帽的中年人,正是沈庆之。

    二人是在长安相识的。

    “弘先,可惜你来晚了,没有赶上这场大战,否则,凭借你的才能,定可大展拳脚。”李德彰不无遗憾地说道。

    他与沈庆之一路同行,常有交谈,也对沈庆之推崇备至。

    沈庆之在长安住了几日,多多少少了解一些泾水之战的经过,笑道:“此战能胜,皆赖桂阳公运筹帷幄,临机果决,沈某纵使当时就在帐下效力,也不过立些微末之功。”

    李德彰微微颔首,眼见进了安定城,说道:“我此行,是为桂阳公奉上太尉的家书,面见桂阳公时,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